
“情系里院,院里寻琴”调研队
本站讯 7月11日至7月14日,由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与法政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组成的赴青岛里院文化学习实践团队调研活动顺利进行。调研期间团队成员通过走访青岛市各里院、中山路街道办事处、里院客栈和青岛市城乡规划展示中心,与里院内居民、里院客栈负责人、街道办事处负责人等深入交流,调查里院现存状况和里院内居民生活状况。调研团成员进行入户个案调查同时发放大量问卷,对里院现存状况和里院内居民生活状况同时有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调研结束后调研团成员将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的结论对青岛里院文化进行宣传,使越多人通过里院文化了解青岛历史与文化。同时通过对里院内居住的底层人民的调研,使越多人约了解底层人民生活并关心理解底层人民。
7月11日,小组成员走访了多个著名的里院。灰砖,青苔,年久失修的木质栏杆,踩上去吱嘎吱嘎的声响无一不展示着里院的历史和过往。上午先是走访了两个路边比较古老的里院楼栋,然后继续走访了比较著名的广兴里,研究了建筑楼体结构。最后选择了一个青岛现存的最大的还在使用中的里院——平康五里进行细致研究,那里还保留着老青岛的生活气息。小组研究大型里院的建筑结构和人与里院的关系,以及感受里院人民为了适应“里院”这个极其不现代化的居住环境而迸发的生活智慧,但是,里院现存状况十分堪忧:一方面,里院生活环境不适合人的居住,人们在里院的生活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里院被征收,然而里院居民收到的补贴远远不足以支持里院居民迁出,这使得政府的希望和人民的心愿严重矛盾。里院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个尴尬而又无法回避的存在。
7月12号,小组队员再次走访前一天曾走访过的各代表性里院,有单体面积最大的里院广兴里,建筑最有特色,层次感最强的平康五里,另外还走访了居住人口较多的即墨路68号院,河北路38号院。走访的同时进行入户个案调查,对一些住户进行深入访谈。同时,对里院住户随机发放问卷调查50份,收回有效问卷47份,这些问卷是我们调查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对我们后期分析调查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7月13日,全体队员到达中山路街道办事处,与该办事处负责人陈主任对里院文化的现存情况进行讨论交流。陈主任对我们的活动表示支持和肯定,并与我们深入探讨里院文化和里院存留的问题。关于里院的存留问题,陈主任表示也不是很清晰,但大家都在做最大的努力。随后,小组走访以里院文化为特色的里院客栈,并与里院客栈的老板探讨里院改造等相关问题,明确里院文化的继承方式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希望能以此绵薄之力为里院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贡献,使更多的人了解里院文化,为里院文化的繁荣昌盛续写新的篇章。
7月14日,调研团前往位于石老人海水浴场旁的青岛市城乡规划展示中心。从整体上了解青岛市未来发展的大方向,重点关注市南市北的改造方案和改造进度,阅读了相关公示。结束参观后前往里院继续做调查的相关补充,调研团主要采取影像录音等方式在向阳院,泰福里,贻清里,致富路35号院等收集了大量原始资料。
“情系里院,梦里寻琴”小组为期四天的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所代表的内在意义与直接成果并非是短短四天所能容括的,大学生深入底层文化的探讨,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关切现实人民的生活,又为过往里院的学术性研究注入了新鲜的气息,具有普世的意味。作为青岛文化的代表,里院同历史中变迁的一切事物一样,正在寻找承上启下的契机。里院面临的改革具有代表性,一旦整个里院建筑群得以成功改造,关于市南市北的整个经济面貌和文化特征会受到深远的影响。短期之内所有潜在的变化无法被囊括,但是我们也会继续关注里院将来的变化。
通讯员:杨芸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