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十大海洋人物候选人——4500米级无人潜水器“海马”号总负责人陶军

作者:朱彧来源:中国海洋报2015年5月18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5-05-19 字号:

    “我不喜欢接受采访,一是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完,二是我的工作本身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乍一见面,记者就感受到陶军的谦逊。与这位能让中国“海马”遨游深海的总负责人沉甸甸的业绩对照鲜明的是,他的质朴、务实,让记者感觉像在听邻家叔叔的“平凡”人生。

“海马”交上完美答卷

  2014年4月18日清晨,中国南海中央海盆。此处,最大水深4500多米。
  一场精妙绝伦的深海演出正徐徐拉开帷幕——主角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4500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马”号(以下简称“海马”)。作业母船“海洋六号”早已开启动力定位系统,静静地等待“海马”入水。  

    “海洋六号”船后甲板上,绞车在转动。身材健硕、声音洪亮的项目总负责人陶军手持对讲机,发出了一道道清晰果断的指令。重达5吨多的“海马”被一条拳头粗细的缆绳稳稳吊起,紧扣在门形吊止荡器上,慢慢地向船艉海面倾斜。  

    “解锁!”“放缆!”悬空的“海马”缓缓入水,在海面上下漂浮。片刻后,随着陶军一声“下潜”的指令,“海马”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向南海深处潜隐而去……经过2个半小时的下潜,“海马”抵达海底。此时,屏幕左上方跳动的数据显示:所在深度4502.78米。  

    随后,在母船操作人员的遥控下,“海马”搜寻到前一天投放的水下升降装置,用机械手从中取出一个铭刻着中国国旗、国徽,约半米高的标志物,并将它永久安置在中国南海4502米深度的海底。紧接着,它又相继完成了地热探针测量、海底地震仪投放、海底沉积物取样等一系列深海作业,以及定向、定高、定深航行等指标考核。  

    “海马”的每一个表演,都通过它所携带的高清摄像系统传输到母船监控室。17次下潜,3次到达4500米南海中央海盆底部,最大下潜深度4502米,完成了规定的海试全部考核项目和技术指标测试,通过了现场专家组确认的114项考核。这次深海大考,“海马”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这也是中国深海技术装备从技术研发走向工程化应用的成功实践。

    “海马”号成功的背后,凝聚着陶军和他所带领的团队一路走来的心血和汗水。陶军说,在“海马”完成验收潜次任务、被平稳回收至母船作业甲板时的那一刻,已足以让他在未知领域探索前行的过程中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一步一个脚印探索

  陶军的工作经历很简单。1984年,陶军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专业毕业后,进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海洋工程地质调查队,由此展开了他探索深海的奋斗轨迹。

    陶军投身的海洋地质事业,需要长期出海,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工作条件和待遇也相对较差,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大学生如果对分配到的单位不满意,可以转行自谋出路。当时,与陶军同期来单位的毕业生,都因适应不了出海任务纷纷跳槽离开了,他却选择继续留在这里,而且一待就是30年。    

    刚一入职,陶军就被安排到了“奋斗5号”船上,参与“珠江口盆地海洋工程地质调查”项目,开始接触海洋地质调查取样工作。“要想在海底做到精确取样非常困难,因为船会随涌浪的波动而晃动,取样点和设计点就会出现偏差。”他回忆说,有一次,他所在的地质组给某石油公司做监测调查,该公司要求取样点与设计点之间的误差不能超过30米,但由于船的原因,当取样器下到海底时,误差早已不能满足规定的位置精度。陶军提出先将取样器放入离海底比较近的地方,然后船再慢慢靠近进行取样。最终,他们圆满完成此次任务。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陶军说自己的优点就是喜欢“干一件事,去琢磨一件事”。正是凭着这股子韧劲和执着,他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先后参与了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及富钴结壳靶区资源勘探与评价、南海矿产资源调查研究专项、我国海域海洋区域调查和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的科研项目,先后设计研发了海底摄像、保压取样和ROV等技术装备,并获得两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2000年,陶军脱颖而出,成功主持研制了深海海底彩色数字摄像系统,为我国海底矿产资源调查填补了一项技术手段的空白,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2年3月,陶军被任命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勘察技术方法所新成立的深海探查技术室主任。在他的带领下,该局无人遥控潜水器等深海探查技术与装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陶军还培养了一批深海探测技术科研人员,他们不仅在设备研发方面拥有较强的实力,而且在海上应用、维护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深受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就这样,在专业上不懈追求的陶军,从助理工程师开始,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深海探查技术领域的带头人,走到海洋科学的最前沿。

踏上筑梦深海之旅

  海洋是国家综合实力和高科技的竞技场,深海作业系统是重要的海洋探查和作业平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探查技术装备水平存在差距。突破深海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的瓶颈,成为当务之急。经反复调研和专家论证,我国于2008年底启动了重点项目“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即“海马”号无人遥控潜水器)。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海马”号研制项目的牵头单位,也是这套深海设备研制完成后的业主。为了这个项目的顺利实施,他们必然要派出一位“大将”担任项目总负责人。2008年,陶军临危受命,被指派担任“主帅”。

    整整6年,陶军心无旁骛,执著专注于“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研制。这个中国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大项目的“项目长”,率领着一支中国海洋科技界的精英研发团队,协调着3所大学、几家研究院所、几十家合作单位、近百家协作工厂的科技力量……

  “海马”号研制涉及的技术问题繁多,装备有水下摄像照相系统、声呐、作业工具、多功能机械手,并有可更换的、不同功能的水下作业底盘,还具有辅助海底观测网布放维护的功能。相关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是迄今为止我国自主研制的下潜深度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大型无人遥控潜水器作业系统。

    在研发过程中,陶军不容许自己有半点疏忽和闪失。“国家投资这么多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不尽最大的努力把这个项目做好,我自己的良心这一关就过不去!”  

    与陶军熟识十几年的项目团队同事、我国潜水器技术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研究院副院长连琏教授告诉记者:“别看他平时默不作声,但他对海洋事业非常执著。我们一起走过6年,没有他的坚持,没有共同的理想和努力,就没有如今的‘海马’。”     

    陶军是项目组成员的“主心骨”。他代表业主单位,把不同专业、不同风格、不同体制、不同系列的数个参研单位凝聚在一起,同心协力,引导研发设计方案满足国家海洋探查的实际需求;在项目研制的困难时期,他主动承担责任,顶起巨大压力,与科研团队共度难关。  

    在“海马”海试第12次深潜后,浮力材料暴露了一些局部缺陷。能否再探深海,研制单位也有些拿不定主意,陶军当机立断,制订了修复方案,并及时修改了海试计划。最终,修复后的国产浮力材料通过4500米的深海检验,保证了“海马”顺利通过海试验收。

更大的抱负和追求

  “海马”成功遨游深海,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的各项关键技术,并在关键技术国产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是我国深海高技术领域继“蛟龙”号之后又一标志性成果,实现了我国在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自主研发领域“零的突破”。  

    陶军说,他要做一颗“螺丝钉”,一颗把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紧紧拧在一起的螺丝钉,要把“海马”做成能投入实际应用的设备,而不是一台摆设样机。  

    “海马”只是一个起步,陶军未来还有更大的抱负和追求:“维持好目前这支精英团队,继续组织开展后续设备的技术研发,以实际生产应用为最终目标,使‘海马’从研制到应用顺利衔接,并不断在实践中提升性能。”  

    今年4月28日,“海洋六号”再次起航,赴西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其间,“海马”号将首次开展试验性应用,在我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开展资源与环境等调查,对结壳的类型、丰度、壳层厚度等进行详细的科学考察。5月底,陶军将远赴太平洋执行大洋第36航次第二航段科考任务,他希望“海马”能在此次试验性应用中取得成功。

记者: 朱彧


新闻链接: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50518/79430.shtml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