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要闻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一行到中国海洋大学考察调研

作者:李华昌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4-09-17

字体:

    本站讯 9月17日下午,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一行到中国海洋大学考察调研,调研的主题是“知识分子家园与海洋科学殿堂”。学校党委书记孙也刚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会见了何东平总编辑一行。

    在共同观看了学校宣传片《蓝色华章》之后,孙也刚书记简要介绍了学校的情况。他说,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学校建立于1924年,历经90年的发展变迁,学校已建设成为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在建设海洋强国成为国家战略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海洋大学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孙也刚书记指出,中国海洋大学的办学特色非常鲜明。学校以海洋和水产为显著特色,并坚持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在国内高校中较早提出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海洋大学办学底蕴深厚,享有“学在海大”的美誉。学校治学严谨,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不断提升科研和教学质量,成果丰硕。中国海洋大学校园风景优美,曾被社会媒体评为“全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孙也刚书记介绍了校区建设、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基本情况。他说,大学除了要做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还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校今后要继续建设好以物理海洋为基础的优势学科,同时,也将注重加强海洋生物等应用学科,以及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何东平总编辑在讲话中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光明日报社调研时指出,光明日报的特色在文化、优势在文化。要突出文化内涵,坚持价值取向、弘扬先进文化、推崇高尚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升思想高度、人文价值和科学品位。他说,《光明日报》以知识分子为主要的读者对象,是党和政府联系知识分子的纽带和桥梁,是广大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近年来,《光明日报》先后开办了“校训的故事”等多个专栏,突出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品位,用文化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反响热烈。当今,新媒体发展一日千里。中央高度重视新媒体发展和媒体融合。光明日报、光明网充分发挥新闻资源的优势,在微博、微信、手机报、手机网等各种媒体终端开拓宣传阵地,成绩斐然。2013年底至2014年上半年,根据国际研究机构统计,综合比较访问人数和页面访问量,光明网全球排名稳定在68名前后,国内排名稳定在14名前后,与人民网、新华网组成了中国媒体网站第一阵营。此次到中国海洋大学考察调研,即是报社紧密联系知识分子的一项举措,也希望能通过此次调研,了解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科教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加强对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宣传报道。

    会上,光明日报社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报社驻地方记者站站长就所关心的话题与孙也刚书记,以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做了深入交流。会后,何东平总编辑一行在孙也刚书记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中国海洋大学斯文堂。

    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绍军,光明日报社总编室主任徐丹鹿、教育部主任朱振国、办公室主任耿海军、青岛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张升强、光明日报社福建记者站站长高建进、光明日报社广东记者站站长吴春燕、光明日报社深圳记者站站长易运文、光明日报社广西记者站站长刘昆、光明日报社青岛记者站站长刘艳杰,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宣传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海洋观教育中心、教育系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文:李华昌  图:刘邦华

何东平总编辑(左一)一行在孙也刚书记(中)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斯文堂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