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刘丽娜来源:青岛日报2012年06月25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2-06-25 字号:

一个读书人和一群读书人的故事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一句诗。但是,人如何能够在栖居时实现诗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通往诗意生活的道路读书!

  刘增才,中国海洋大学退休副教授,他带领着他的一群弟子阅读经典,转眼间,已经坚持了八年。

  每个月两次聚集起来听刘老师讲“经典研读”的弟子们,有公务员、有商人、有教师、有记者、有律师……年龄从20多岁到50多岁不等。

  在这个自发的、公益的“经典研读”课堂上,师生共同学习了 《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金刚经》、辩证法、中西文化比较、西方哲学、谈判学等。

  每个人读的是自己的心灵

  刘老师读书没有具体目标的限制,他说:“读了一辈子的书,我认为,读书就是读自己。借助于阅读,与作者对话,与自己所理解的世界对话,最后,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读书很难有功利性的收获,但读书可以提升你的精神生活,让你的生活更有意义。”

  刘老师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逻辑专业,但他看的书可不局限于此,他最喜欢的书是哲学书,其次是心理学,然后是逻辑学,再次是中国古代经典、经济、教育、中医……甚至连烹饪、武术等,他都能投入极大的好奇心,读进去。在海大教书28年,他一共开过17门课。课程包括谈判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他告诉记者,不用讲义,他一个人能连讲三天。

  有这样一位博学者引领,八年下来,大家发现:不仅跟着老师读了不少书,而且不知不觉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了一些变化。

  商人陈青,有时他上午还在外地出差,下午三点钟已经坐在了教室里。工作繁忙,他就从网上下载一些经典诵读每天开着车在路上听。他能把五千多字的《道德经》从头到尾背下来。经过这几年的阅读,陈青的变化很大。他告诉记者,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要“活得清清楚楚”。现在,他每天早起去打太极拳,让自己过一种健康的生活。他还写了一首打油诗“浮生偷得半日闲,跟随老师读经典。莫向书中寻名利,唯有思想得修炼”,以抒发自己愉快的阅读体验。

  “原来我是觉得遇到问题从书中找答案,现在觉得读书不应该抱有功利思想,尤其是阅读经典。读书是一个纯粹的思考过程,这个过程中,你体会的是思维的乐趣。”他说,如果说市场上畅销的一些成功学是“术”的话,那么经典则是“道”,而他自己的追求实现了从术到道的转变。

  其实,这种变化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

  隋女士最喜欢《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这成了她的枕边书,“有些经典虽然并不能完全读懂,但是经过长期反刍,总会懂的。”

  大师兄徐俊海告诉记者:“刘老师的观点是:读书就要读经典。在每个人的收获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我们收获了精神的愉悦。”

  既不挣外快,又要搭上时间备课、讲课,63岁的刘老师图的是啥?刘老师告诉记者,爱读书,是他最大的兴趣,能有一群爱读书的人聚在一起读书、讨论书,对他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

  点餐式教学与 “高级研讨班”

  读经典的过程,并不总是轻松愉快的。

  点餐式教学,是这个读书会的一个特点。学生“点”经典,老师根据学生要求备课。

  比如,弟子们点了《金刚经》。最初,刘老师对此兴趣不大,但他静下心来为大家备课,在备课和讲学的过程,他对《金刚经》有了新的认识。

  点餐式教学也有让老师和弟子都“痛苦”的经历。

  一次,大师兄徐俊海提出来要听刘老师讲《黄帝内经》,刘老师欣然接招,他觉得《黄帝内经》既能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又阐释了许多医学道理,读起来收获颇丰。但是在实际讲解过程中,刘老师也碰上了左右支绌的问题:“这本书太专业了,该怎么讲呢?一开始讲的时候,偏向医学道理,我讲得特难受,学生听得也累。后来等我发现可以撇开医学,从哲学的角度阐释其中的道理时,这本书差不多讲完了。”

  这个“经典研读”班,完全是自由的、开放的,大家口口相传,有兴趣、有时间就来听课。人数最多时达到二十多人,最少时只有五六个人。听课中,听着听着就有人会忍不住插话,有时是提问,有时是议论;于是更多人也插话,提问变成了讨论,甚至是争论,主讲的刘老师不免也成为争论中的一方。

  刘老师说,他喜欢这样的读书方式,这让他跟学生实现了教学相长:“我很喜欢他们的讨论,甚至鼓励他们争论。所谓"教学相长",本来就应该讲课的和听课的互动。由于大家的知识背景、经历不尽相同,对问题的理解也有差异,只有充分讨论,才能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实际上给他们上课,我沾光多,看起来是我给他们讲,实际上是他们督促我读书,有了讲课的压力,我就要更仔细地读书,不是有种说法嘛:读十遍书,不如给别人讲一遍。”

  更多的争论,是在 “高级研讨班”上课后的饭桌上。

  曲先生说:“课后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吃饭、喝酒,大家都抢着发言、提问,而老师更辛苦,往往是几个小时过后,老师饭菜没吃几口,话说了很多,像是又给我们上了一堂课。这样的讨论,让我们对课堂上的话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大家的共同兴趣是读书,书是大家最主要的话题。老师给弟子们推荐参考书目,弟子们也互相推荐。陈青对记者说:“一本好书如同一位好朋友,能让你在纷繁的世界中享受独特的宁静,能够让你在忙碌中享受思考的乐趣。”

  在弟子们眼中,刘老师是一个可爱的憨老头儿。

  陈青说:“老师对功名利禄不关心,甚至有些不通世故。但他对学问的兴趣却愈老弥坚,虽然他不著书立说,可从来没有中断过对中西文化比较的研究。”

  徐俊海说:“老师的兴趣广泛,但有一个根本点:求真。读书也许是他认识世界的方式,但我更认为:读书是他的生活方式。受他的影响,我们这群人也渐渐觉得:读书,真的是一种有趣的生活方式。我们未必能达到老师的那种境界,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王先生是一名商人,他说:“听刘老师的课,未必每句话都要听懂,偶尔听进去一句话,便是受用。”

  爱书的学生遇到了博学的老师

  跟刘老师最早结缘的是大师兄徐俊海,他是一名公务员。

  1988年,在中国海洋大学读大一时,刘老师给徐俊海他们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二十多年过去了,徐俊海向记者回忆说:刘老师讲课既深入浅出,又充分阐发哲学原理的深刻含义,当年被学生们公认为海大最会讲课的老师之一。

  2001年,他的好朋友陈青想聘请老师给他的企业员工们讲解辩证法,通过徐俊海找到了刘老师。听完半年的课程,陈青意犹未尽。于是,几个朋友一起央求刘老师为他们讲解中西经典,刘老师欣然接受:“有这么一群喜欢读书的年轻人,我愿意把自己几十年的读书心得与他们分享。”

  李女士说,她永远忘不了第一次上课的经历。

  那天下着大雪,约好了下午两点在一家饭店门口接老师,但她三点才赶到。因为事先知道,老师正在参加聚会,李女士并不着急,准备到了酒店门口再打电话给老师。令她吃惊的是,她还没有来得及打电话,就远远地看到老师已经站在雪地里了,一手还提着一个水杯,里边沏好了茶。“当时,我觉得很内疚,但是刘老师上车后,一句埋怨的话也没有,反而很高兴地与我分享战友聚会的情景。问他等了多久,他只是淡淡地说:"我是按点出来的。"”

  从那以后,本以为是一个聊天式的读书会便再也没有散漫过。

  刘老师谈读书

  ·读书就像牛吃草,需要反刍,需要读过后反复回想。要是一下子就能读懂的书,压根就不该看。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就像鲁迅在一篇谈翻译方法的文章中说的,年轻人首先要多读书,才能摸索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读书路子。

  ·读书首先要“去粗存精”,然后“去伪存真”,选择很重要,有了慧眼,即使初次涉猎某一领域,也会选择到经典读物。

  ·我喜欢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的观点:有点钱,不要太多;有点权,也不要太多;但要有大量的闲暇用来读书、写作、和朋友们交往、喝酒(当然是葡萄酒)、听音乐、旅行等。

  ·我在中学里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学生,但是我能坚持。坚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读书。

记者: 刘丽娜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