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4月22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会组织的“海军博物馆参观行”活动顺利举办。上午,研究会成员及参观者来到位于莱阳路的青岛市海军博物馆,开始了轻松愉快而又极具教育意义的参观之行。时值4月23日中国海军节,文新研究会希望借此活动增进同学们对海军知识的了解,表达对中国海军的敬意,并加强大学生的海权意识。
海军博物馆由海军创建,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被山东省定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目前已建成室内展厅、武器装备展区、海上展舰区三大部分。在室内展厅,同学们先后参观了中国人民海军史展室、海军服装展室和礼品展室。大量的实物展品尤其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各个时期的海军服装、军衔肩章、勤务符号以及各国军队赠送给我国海军的珍贵礼品,让渴望了解海军知识的同学们大饱眼福。
在海上战舰区进行的潜艇参观是今天活动的重头戏。进入这艘外形似巨大鱼雷炸弹的退役老式潜艇后,同学们心中有关潜艇兵生活的疑问逐步得到解答。“潜艇内部尽管有灯,但还是显得十分灰暗狭窄。里里外外,进进出出,两个人是不能并肩的。”“潜艇内部的空气流动特别差,眼所能及的地方几乎全是机器,尽管已多年不用,我们还是会闻到汽油的味道。”“潜艇兵们的宿舍极窄,他们的床铺宽度只抵得上一个中等体型的人的肩宽。”同学们的亲眼所见、亲身体会让他们更加理解人民海军的辛苦和不易,11中文的沈同学说道:“想想潜艇兵们日夜听着机器的轰鸣,闻着发霉的空气,对着幽暗的艇舱,该是多辛苦啊。我们羡慕着军人的威严,仰慕着他们的荣光,可他们背后的那些辛苦又有谁能体会呢?”
从潜艇下来后,同学们又去参观了“鞍山”号、“鹰潭”号战列舰和武器装备展区。下午2点,此次参观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海军博物馆参观之行,丰富了同学们的海军知识,还原了人民海军的真实生活,使同学们对于中国海权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海军作为中国的海上长城,正在不断巩固和成长。相信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人民海军会越来越强,牢牢守住我国三百余万海洋国土!”
通讯员:沈圆圆 编辑:黄家后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