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旧版回顾
无障碍
首 页
资讯
海大要闻
综合新闻
媒体海大
媒体报道荟萃
校园抢先
社会实践
谋海济国
友好交流
新闻人物
灿烂今朝
新闻列表
学术海大
校园
校园纵横
院系聚焦
海大讲坛
名家讲坛
院系讲坛
深度
回澜阁
记者眼
人物
海大文化小客厅
聚焦
特别关注
八关山下
史海钩沉
信息动态
红色印记
校史漫话
全媒体
图片海大
视频海大
海大之声
中国海洋大学报
回澜阁
【中国科学报】击水中流正此时
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海洋大学度过了90岁生日。90年,这所大学不仅书写了一段因海而生、凭海而立、向海而强的传奇佳话,还开辟了一条中国综合性海洋大学的创建与发展之路。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一所综合性海洋大学,这里不仅汇集了海洋领域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有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学科。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海洋工程学科便是诸多新兴涉海学科中的一员,32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在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这一工程学科领域走出了...
【回澜阁】平凡人物 非凡故事——老王大全阿杜小莫的故事
【编者按】走过2014,中国海洋大学已是90岁。90年风雨兼程,90年励精图治,其中既有名家大师的智慧与学识,也有领航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还有无数平凡海大人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岁末年初的这期“回澜阁”,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几位来自学校一线的工作者的故事,作为中国海大人中的一员,他们在平凡而又普通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爱海大,做贡献,于平凡工作中演绎着他们的“非凡”人生。图为王先湖(右三)与同学们在一起老王的...
【回澜阁】把脉陆架海洋生态环境 重建6000年历史
日前,由中国海洋大学赵美训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973计划项目——“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机制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在青岛顺利通过课题结题验收。经过项目科研人员历时5年的系统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之一便是理清了过去6000年来我国陆架海洋生态环境演变的记录,摸清了本底,而且为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陆架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还提出了我国陆架海洋生态环境演变机制的新认识,对我国陆架海洋生态...
【回澜阁】麦康森的海洋梦:屯鱼戍边 把网箱挂在钓鱼岛
麦康森,中国工程院院士,1978年山东海洋学院水产系由烟台迁回青岛后招收的第一届学生之一,也是1982年水产系硕士点获批后录取的3名研究生之一。在学校水产科学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他是见证者、参与者,亦是推动者。日前,记者走进他的办公室,听他讲述那一段段动人的水产往事。距离杨梅镇政府约1公里的梧桐小学,是一所具有64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的母校化州,广东省西南部的一个普通县级市,地处两广(广...
【回澜阁】透明的服务,更值得信任
“还没开学,我就知道自己住在几号楼,哪个房间,什么床位,舍友是谁……”对于今年新考入中国海洋大学的2014级学生来说他们还未入学就被这所大学提供的便利服务感动了。原来令新生们交口称赞的是今年后勤集团在网上新推出的“宿舍查询”服务,每一位新生只要输入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个人的住宿信息一目了然。其实,这只是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后勤集团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数字后勤服务大厅、后勤服务一号通、海大后勤报...
【回澜阁】“东方红”海洋实习调查船专业队的故事
2014年4月10日上午9点,鱼山校区胜利楼前迎来了12位年迈的老者,他们或白发苍苍,或听力下降,或行动不便……但这些都难掩老友相见的激动心情,握握手、拍拍肩、聊聊天,问候现在,回忆过去。50年前,因为一条船他们走到一起;50年后,他们再聚首,依然情谊不改,深如海。他们都曾共事于一个特殊的集体——“东方红”海洋实习调查船专业队。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东方红”海洋实习调查船1959年3月,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
【回澜阁】杨振声 宋君复 郝更生 高梓与海大的体育情缘
四月底,五月初的海大园,气温攀升,梧桐渐绿。时至春末夏初,正是运动的好时节。一年一度的中国海洋大学运动会在大学路操场如期举行,适逢建校90周年,也为这届运动会平添了不寻常的韵味。此时此刻,不妨让我们追忆那些曾经生活工作在这所校园里的名师先贤的感人事迹,从中汲取他们为祖国体育事业进步,为学校体育教学发展而拼搏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杨振声:“填谷不易,凿山尤难。体育场亦为建校第一年...
【回澜阁】张偲:于热带海洋中探“微”知著的海大人
图为3月4日下午张偲院士在黄海饭店接受记者采访吴涛摄影文昌,古称紫贝,自西汉建置已有2100多年历史,为海南三大历史古邑之一。这所历史悠久、凭海而立的县级市,不仅是闽南文化、岭南文化、南洋文化、热带文化交汇之地,而且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宋氏家族——孙中山夫人宋庆龄、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祖居地,是共产党大将张云逸、国民党上将陈策等196位将军的诞生地,素有“文化之乡”“国母之乡”“将军之乡”等“九乡”之美誉。由文...
【回澜阁】文圣常:鲐背之年的故事人生
在历史悠久的海大园有一条路,叫院士小路;有一座楼,叫文苑楼;有一个“万字号”的奖学金,叫文苑奖学金……这一切都紧密联系着一个人——我国海浪学科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文圣常。时至今天,文圣常院士已走过了92个春秋,但他依然关心学校的发展,并以自己的方式奉献着力量。凝望这位鲐背之年的老者,他的人生里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动,值得我们年青一代去学习,去领悟,去践行。文圣常院士在办公室人非草木,孰能...
【回澜阁】行走的力量:海大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
2013的夏日,一样的骄阳似火,一样的酷暑难耐,但却有着不一样的我们
爱上北极那片海
一位古稀老人的棕榈志中法情
2013年4月25日-2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对我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
聚焦北极
当地时间2013年5月15日上午,在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召开的北极理事会第八
何中华: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建构
编者按:6月7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中心组(扩大)举行第24次专题学习,
南海调查行记
重返故地今天海上风浪不大,登船比较顺利,等到大家都安顿好,已是傍晚。在汽笛声中,东方红2号船缓缓启航,驶向作业海区。由于2012年已参加过一个航次的调查任务,所以对于南海已经不再陌生,这次算是故地重游。而对于潜标作业队而言,第一次作业就是回收去年布放的潜标。经过一天多的航行,4月4日晨,到达作业海区。潜标是依靠重力锚系泊在海面以下,用于长期观测海洋环境要素的系统,在底端配置声释放器,可从海面按指令回收。...
西沙行
辗转西沙行青岛与永兴岛的空间距离约3000公里,在交通日益便捷的今天并不算遥远,但要想一睹碧海白沙之美,还是要颇费一番周折。起飞时,天正阴着,没有看到日落。而随着飞机的不断爬升,一缕阳光从舷窗里照射进来,透过窗户看过去,一抹夕阳正静悬在升腾翻卷的云海之上,绽放着一天之中最后的温柔的光。面对这样的美景我却有些心不在焉,因为我的心早已飞到了遥远而神秘的西沙。永兴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180海里,乘坐每周一班的通...
体质不强,何谈栋梁:探访海大体育运动之路
在2012年12月召开的全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
英雄回家路:李文波探亲记
【编者按】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代大学生军官李文波22年如一日,像礁石一样扎根南沙,在平凡的岗位上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成功之路。2013年4月15日-19日,李文波受中国海洋大学邀请,并经部队批准,回山东探亲。本文尝试从记述他的回家之路着手,展示他平凡而又真实的成长之路。母校也是家在李文波心里有四个家,南方两个,北方两个。在南方,一个是由妻子和儿子组成的家,一个是他守候了22年的南沙...
每页
18
记录
总共
9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
/
6
跳转到
深度
回澜阁
记者眼
人物
海大文化小客厅
海大要闻
2025-04-18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
2025-04-17
拼搏进取 奋勇争先 中国海洋大学第78届运动会开幕
2025-04-17
中国海洋大学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会
2025-04-17
学校召开离退休工作会议
2025-04-14
第十八届全国英语类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青岛举行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