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声与国立青大海洋学科的创立

作者:王淑芳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4-07-03

在中国海洋大学一百年的历史上,国立青岛大学时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其间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不少,创立海洋学科便是之一。

1930年6月23日,刚及不惑之年的杨振声,乘“长平丸”船抵达青岛,开始履行国立青岛大学校长之职。与国立青大筹委会进行简单交接后,他就开始了紧张忙碌的校务工作,延聘教师、新生招考、制定规章、商讨各项,以便9月顺利开学。

在忙碌校务之际,杨振声还参加了国立青大承办的一个重要会议,即8月12至15日召开的中国科学社第十五次年会。在开幕式上,作为大会筹备委员之一的杨振声在致辞中谈到,山东有丰富的古迹,科学社若要发展考古学科,国立青大可在此项上进行合作。在9月20日的开学典礼上,杨振声除发表了大学要创造新知、发展学术、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讲话,还谈及国立青大的学科设置,在讲了学校可利用山东古迹发掘的优势开办历史系后,又提出学校要设立海洋学科:青岛濒临东海,海边生物种类丰富,设立海边生物学最相宜,气象学、天文学、海洋学借助青岛观象台逐渐设立。

开学典礼讲话与科学社年会致辞时间相隔仅月余,却在学校学科设置上有了新思考,梳理1930年夏杨振声的行踪,促使新思考产生的显然是这次科学社年会。

年会上,青岛观象台台长蒋丙然和海洋科科长宋春舫提出筹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所计划,得到与会成员的一致支持。科学社特别会员、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于科学社年会结束后,不仅立即成立了海洋研究所筹备委员会,还迅速在青岛组织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议。会议议决海洋研究所设在青岛观象台,以水族馆建设入手,进行筹备工作,还确定了海洋研究所未来要进行的工作:进行海洋气象学、海洋理化学、海质学及海洋构造学研究;需购置的设备有汽船,需要建设的有海洋理化研究室、海洋生物研究室、水族馆、海洋博物院及图书馆。回到中央研究院后,蔡元培于10月中旬再次组织召开筹备会,邀请国民政府农、矿、海军、工、商各机关负责人参加讨论,会议将海洋研究所开展工作和所需要的设备、经费作了规划和预算。

青岛观象台在1928年秋设立海洋科,开展天文、气象、磁力、地震、海洋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编纂青岛港潮汐表,发布沿海天气、风暴警报,出版海洋科技期刊《海洋半年刊》,是为中国海洋观测的发端。科长宋春舫留学欧洲时攻读文学,在多所大学担任过法国文学教授,但因在游历时见到欧洲不少国家海洋研究事业之发达,深感中国也应发展海洋科学研究,在1927年写下了《海洋学与未来中国之海洋研究所》一文。此时他还兼任国立青大图书馆主任。

蒋丙然、宋春舫所提是一个系统发展海洋科学研究的计划,青岛观象台在中央研究院成立后成为其一个分支机构,作为最高学术机关的掌舵人,蔡元培先生对这个计划极为支持。中国科学社原本就是为传播科学、发展科学研究能力、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而成立,成员们对成立海洋研究所一事自是赞同。社中有不少人曾参加过1926年的太平洋科学会议,这次会议成立了太平洋科学协会,旨在提倡并改进沿太平洋各国研究科学问题之合作,还议决成立各种常务委员会以分类研究各种关于太平洋的科学问题,其中就有扩充原海洋学委员会为太平洋国际海洋学委员会。协会对海洋学委员会将要开展的工作有各项规定,如委员由各国相当学术机构委任一人,且为该国委员会中的主席;应设物理与化学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渔业学三个分支委员会;各国要开展测量太平洋洋面温度、国际间要合作进行全球气象制图、研究太平洋珊瑚礁,太平洋沿岸各国海军要供给潜水艇支持研究人员开展重力测量工作等等。会议内容通过各种报道和回国后的交流,应皆已为科学社成员所了解。蒋丙然提出的计划是否有太平洋科学会议的促使,尚未见史料佐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大多曾留学欧美的成员,有过西强中弱的真切感受和深刻认知,科学救国是他们的共同情怀,此时提出发展中国海洋科学研究,是他们共同的愿景。

杨振声所学是文学和教育学,自身是一位新文学作家,交游多在文学与历史范围,对于他,这应该是第一次深入接触科学界群体,尽管其中的不少成员与他有师友之谊。求学于北大,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回国后在武昌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任过教,杨振声感受过这些大学不同的传统和方向。数天置身于“发展科学”与“科学研究”的环境中,作为长校者,大学该怎么发展,他不免要作认真思考。国立青大是齐鲁大地上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国内第十三所国立大学,又是一所崭新的学校,没有传统的羁绊,却需要蹚出新路。杨振声认为,文理科有卓著成绩的大学很多,国立青大欲后来居上,势有难能,想不泯然于众,学科上就要别出心裁。如果文科可以借助山东考古发掘之便设立历史系,那么理科就可以利用青岛滨海之利设立海洋学科。

1930年的夏天,对国立青大来说意味非凡。中国最优秀的科学群体汇聚在这里交流思想与新知,为未来在此雄立一座海洋高等学府埋下了极富生命力的种子。杨振声以一位国立大学校长的敏锐与责任感,毅然担负起培育这颗种子的重任。在处理妥当“假文凭风潮”和山东省方多次提出的国立青大应为山东省培训中小学师资的要求后,1931年4月底,杨振声开始着手海洋学科的创立。他向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所长秉志先生在东南大学任教时的入室弟子、法国里昂大学生物学博士曾省发去了聘书,聘其担任生物学系教授。5月4日,他又在总理纪念周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设立海洋学科的思路。杨振声说,国立青大不能只增加大学的数量,而要增加分量,想要有所树立于学术界,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与贡献;各大学都设文理科,国立青大应求其充实精藻,设立其他大学未设立的学系;结合青岛地理特点,理学院应设海边生物学,海洋学、气象学皆为其他大学所未办,也要渐次设立,这才是树立之道。

当时私立厦门大学在海洋生物学上已有数年发展,且已取得不少成绩。对此,杨振声将厦门与青岛两地作了对比,认为:厦门海边生物种类虽繁盛,然因天气过热,去厦门研究者多苦之,又易发生疟疾。青岛附近海边生物之种类,繁盛不亚于厦门,而天气凉热适中,研究上较厦门为便。若能利用此便,创设海边生物学,不但中国研究海边生物者,皆须于此求之,即外国学者欲知中国海边生物学之情形,亦须于(国立)青大求之。如此则(国立)青大将为海边生物学研究中心矣。

杨振声的信心,应该还来自将设在青岛的海洋研究所。如果计划顺利达成,研究所将会拥有国内最好的海洋研究设备和技术力量,这让学校发展海洋学科具有了可借助的外部力量。

1931年5月初,国立青大确定以海边生物学为中心,与正在筹办的青岛市水族馆切实合作,正式“涉海”。同时,尚在欧洲的曾省也回复学校接受聘约。

开展海洋研究,需要大量经费。1924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旨在扶持中国教育科学事业,此时蔡元培先生担任董事长,中国科学社重要创始人任鸿隽担任秘书长。因设备方面需款不菲,仅采集生物的汽船及附属用具就需要十余万元,杨振声就向基金会申请开办费十五万(学校自任三万,请基金会担任十二万),常年经费约三万;并请基金会设海边生物学讲座一人,研究专家一人。

其时虽进入建设期,但国家积贫积弱,科教界经费依旧极为短缺,一代知识人的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梦想在经费这道坚硬的高墙面前常常会碰壁。中央研究院全力支持建设的水族馆也需要各界捐款才得以完工,国立青大的海边生物学计划经费申请自然也没有下文,但杨振声要发展海洋学科的追求却没有停步。

1931年9月曾省到校后,很快就带领生物学系师生进行海边生物的采集和研究,开始将发展海边生物学计划付诸实践,学校毅然从并不宽绰的经费中拨两万元给予支持。师生每两周采集一次,除了利用平时假日去附近海滨采集,春假、暑假、寒假也被充分利用。青岛附近海岸,山东、浙江、福建沿海,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采集活动又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进步,师生们除了经常在系里成立的生物学会上报告采集和研究发现外,还将研究成果发表。采集与研究的开展,为师生在领域里发展也打下了基础,教师秦素美在此成为国内较早的海水鱼类寄生虫研究专家,学生高哲生后来成为海洋无脊椎动物研究专家。

《国立青岛大学周刊》关于生物学系的报道

虽然确立了发展海边生物学的方向,但当时国内海洋领域学者较少,师资匮乏,杨振声只得尽可能利用各种条件延聘教师。1932年春,国立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玺来青联系胶州湾海产动物调查一事,杨振声就聘请他到校讲授海洋学课,这是学校第一次开设海洋学课程。之后张玺一直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

海边生物学的继续发展,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的渐次开设,要待到赵太侔长校后,“以杨前校长金甫先生成规具在,遵循效仿取则不远”,接续努力,向着建设“中国的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目标,延聘师资,不断奠基与拓展。

海洋学科的创立,是杨振声校长根据学校所处地利,顺应现代科学发展趋势,探索自己所长的大学既能立足于国内一流大学之林,又能办出“其他大学之未办”特点的一个创举。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当时学科设置上的独辟蹊径,更重要的是发展海洋学科的思想被之后一代代长校者一以贯之于办学实践,使得海洋学科不断拓展、壮大,富有生命力的种子终至枝繁叶茂,学校逐渐发展成为祖国海洋科教事业的学术重镇、高级海洋科技人才的摇篮。这份筚路蓝缕之功,当被世人铭记。

文章作者:王淑芳

文章来源:第2256期《中国海洋大学报》(2024年6月13日)


编辑:李华昌

责任编辑:李华昌

开栏词

八关山下,汇泉湾畔,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创校宗旨的中国海洋大学已走过90多个的春夏秋冬,即将于2024年10月25日迎来她的百岁华诞!

经百年沧桑砺洗,学校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校史资源,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师生校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了系统梳理和生动展示校史资源,方便师生校友查阅了解相关内容,在距百年校庆千日之际,特创办【八关山下】专栏,下设“史海钩沉”“信息动态”“红色印记”“校史漫话”四个栏目,分别展示深度挖掘校史资源的专题作品、校史工作及相关文化活动信息、反映学校与党和国家历史紧密相关的作品,以及师生校友创作的校史随笔散文等文化作品。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投稿,并对专栏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邮箱:news@ouc.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校史”二字。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2022年1月29日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