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海生万象:山东海洋文化的赓续与创新

作者:马树华来源:大众日报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4-04-17 字号:

  北起鲁冀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南至鲁苏交界处的绣针河河口,跨越渤海和黄海两大海域,勾勒出了山东省3345公里的海岸线。这里是中华民族从事海洋开发最早、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孕育了辉煌灿烂、历久弥新的海洋文化,是绵延不辍、代代相承的中国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脉传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面海的山东拥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多元的海洋生态环境、绮丽的海洋景观、兴衰交替的众多港口、多姿多彩的海洋民俗。数千年来,这里继承了源自东夷文化、齐文化的海洋优势,将中国北方庞大而复杂的内陆与广阔的海洋连接起来,形成巨大的交流网络。发育极早的渔业捕捞、发达的航海技术、通达域外的海上丝路、先进的制盐工艺、娴熟的潮汐利用、丰富的海洋本草、引领前沿的现代海洋科技等,这些形态各异、种类丰富、数量巨大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国海洋文化的博大胸襟、进取精神与深度和谐的人海互动理念,以及融通世界的交流能力和蓬勃张力。它所代表的东方海洋观念和文明意象,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也是全人类的智慧价值资源。

悠久绵长的海洋文化传统

  3345公里的漫长海岸线,约320个大小岛屿,面积大于5平方公里的31个各类海湾,构成了山东海洋文化生成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基础。早在新石器时代,山东沿海的渔业活动就已经非常活跃,形成了大量海产贝壳堆积而成的贝丘遗址,如烟台的白石村遗址,即墨的北阡、南阡遗址,福山的邱家庄遗址,长岛的大黑山北庄遗址,蓬莱的刘家沟、紫荆山遗址,海阳的桃林遗址,荣成的河西乔家遗址,牟平的蛎碴港遗址,莱阳的于家店遗址,威海的义和遗址,乳山的翁家埠遗址等。胶州三里河和栖霞杨家圈的大汶口文化层和龙山文化层的遗存显示,此时人们已经能够使用独木舟、网坠、镞、鱼钩、鱼镖等先进捕捞工具捕获各种不同习性和分布的鱼类,捕捞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渔盐业是自古以来山东沿海地区最重要的生产门类之一。广泛流传的夙沙氏煮海为盐的传说表明早在虞夏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用海水制盐的技术。齐国凭“擅海滨鱼盐之利”成就“海王之国”的霸业。秦汉推重鱼盐获利,设“海租”渔业专税和专职盐官。唐宋时期捕捞加工的海产品种类逐渐增多,对各类海产品的医药价值也有了进一步认识,榷盐制和通商法的推行使登莱二州成为闻名全国的产盐之地,新盐场不断增加。及至元明清,随着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山东沿海更以“鱼盐之利”为特色,“青登莱三郡,凭负山海,民殖鱼盐以自利”,各地方志和大量诗文都记载有渔获胜景,如“市井浮蜃气,盘飧杂海腥”“居民自擅鱼盐利,漕使谁通黑白洋”“滩头鱼网集,天际客舟轻”“牧童随牛下,船人载网还”等,清代郝懿行还写有渔业专书《记海错》。制盐技术得以革新,晒盐法取代煎煮法,盐场规模扩大,出现了《古今鹾略》《(万历)山东盐法志》《(雍正)山东盐法志》《(嘉庆)山东盐法志》《(同治)山东盐法续增备考》《(同治)盐法议略·山东盐务议略》等数种盐业志书。

  山东拥有连通沿海各口岸以及东亚海域乃至世界的悠久传统,早熟的港口和频繁的航海商贸活动是其另一类伟大的海洋文明成就。沿海先民们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掌握了熟练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术,能够驾着独木舟和榫卯结构的海船,往来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江浙沿海一带。先秦时期的斥山海口、转附、朝舞和琅琊古港,构成了齐国“循海岸水行”的海路交通,开辟出通往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海上航线,为后来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秦皇汉武的十数次东巡进一步加快了山东海洋事业的发展,徐福东渡日本,王仲东奔乐浪,此后各国官方使船行经此处的往来愈加通畅,山东半岛成为汉魏六朝数百年间东亚海路交通的关键枢纽。唐宋兴起的莱州、登州、密州诸海港,成为这一时期的东方海上门户,联通长盛不衰的海洋贸易与域外文化交流。元时期胶莱运河的开凿,不仅方便了运粮官船,也繁荣了南北民间航运贸易。明清时期虽屡受海防和海禁影响,港航活动一度沉寂,但每每在开海之后焕发生机,登州、龙口、烟台、威海、八角口、虎头崖、海庙口、石岛口、羊郡港、金家口、沙子口、青岛口、女姑口、塔埠头等众多口岸蓬勃兴起,商贸活跃。步入近代,随着烟台、青岛、威海三座现代化都市的先后崛起,山东沿海更是进入了全球港口贸易网络。

  赓续不绝的海洋活动不仅使山东海疆得到深度开发,也塑造了滨海地区迥异于内陆的精神世界。缥缈的仙道故事,独特的海神信仰,别开生面的民俗生活,绮丽浪漫的文学艺术,孕育了一个充满玄思冥想、融合凡俗仙境的海洋传统。海上三神山的传说与蓬莱仙话,东海龙王与八仙过海,“过龙兵”的海洋奇观,海洋生产与生活的种种技艺与诸般禁忌,《海内十洲记》《海漫漫》《登州海市》《罗刹海市》《蜃中楼》等各种海洋叙事与书写,以及众多现当代海洋文学艺术作品等,既反映了自古以来山东海洋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也表达了海洋开发过程中形成的种种海洋观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海洋文化遗产。

融合海洋科技的现代海洋文化

  山东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海洋文明,也是中国现代海洋事业的开拓者和引领者。现代海洋科技在山东的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形成了领先全国的科教优势,孕育着开拓进取、和谐共生的海洋文化精神,不仅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科技后盾,也是讲述现代海洋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山东会聚了全国近一半的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有1/3的海洋领域院士,55所省级以上海洋科研教学机构,236个省级以上海洋科技平台(其中国家级46个),近30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涉及海洋产业领域。雄厚的海洋科技实力使山东的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现代海洋产业遥遥领先,不仅深度改变了沿海地区的产业形态、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景观和艺术创作,也在出行、餐饮、康养、观念等方面影响着内陆地区的日常生活,更是改变了人们认知海洋的方式。

  现代海洋科技使古老绵长的山东海洋文化得到新的生长,并以大众文化的形式得以广泛传播。沿海七市,特别是直接滨海的青岛、烟台、威海、东营和日照等城市,独特的海洋文化是其吸引海内外游客的亮点。除了海洋景观、海洋美食、海上观光、海洋垂钓等传统海洋旅游消费外,一大批海洋类博物馆建成开放,海洋科学认知与研习正成为新时代海洋文旅热点。青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贝壳博物馆、明月海藻科技馆,威海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海洋科技馆,等等,成为大众探知海洋科学世界、了解现代海洋文明的热点窗口。重视海洋科技文化,是理解现代海洋文化的钥匙,也是传承好古代海洋文化的良方。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精神,2023年2月,山东正式启动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沿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被设计为四廊之一,体现了海洋文化的重要价值。在空间上,它特指山东沿黄渤海区域,与黄河、齐长城、胶济铁路三条文化体验廊道形成了空间上的垂直关系,有部分重叠;在文化网络上,它既与沿黄渤海的河北、天津、辽宁、江苏等其他省份海域密不可分,又关联着整个东亚海域,形成了基于历史脉络的海洋文化新形态。建设好沿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精神,也是展示中华海洋文明标识和山东海洋文明成就,弘扬优秀海洋文化传统的高效新路径。建设好这个廊道,可使山东的海洋历史文化资源与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有效融合,形成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如何在新的科技条件与人文环境中传承绵亘数千年的海洋文化传统,是建设沿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其中,全面系统地开展海洋文化资源调查,建立专门的、科技与人文融合的综合性海洋文史资料数据库,对涉海行为进行深度价值分析,建构山东的海洋文化象征系统与符号标识等,都是塑造海洋文化认同、助力海洋文化强省急需解决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强调“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山东历久弥新的海洋文化,深度和谐的人海关系,所代表的东方海洋观念,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面向海洋的人类智慧价值资源,必将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新征程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价值。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历史文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闻链接:【大众日报】海生万象:山东海洋文化的赓续与创新(2024年4月16日理论周刊)


编辑:左伟

责任编辑:左伟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