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 好诗共读:百年中国新诗沙龙暨海大首届通识月诗歌分享会举办

作者:王海榕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3-06-13 字号:

本站讯 6月8日下午,《百年中国新诗研究》沙龙暨海大首届通识月“传承经典 好诗共读”诗歌分享会(以下简称“一多诗歌沙龙”)于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7101阶梯教室成功举办。

此次一多诗歌沙龙由中国海洋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办、一多诗歌中心承办,是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经典”首届通识教育月的重要活动之一,主题为“绕不过去的‘朦胧诗’与‘第三代诗’——于慈江教授作为亲历者与‘吹鼓手’的现场还原”。

中国海洋大学名师工程讲座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一多诗歌中心主任于慈江老师作为此次诗歌沙龙的发起人兼主讲人,首先和沙龙参与者分享了自己此前与诗友关于新诗经典的一次线上讨论——他通过回答“诗人徐志摩的新诗名篇《再别康桥》有什么好”这一诘问,将大家带回了新诗发生的历史语境与现场,也将大家对于新诗的注意力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好就好在极富音乐性和画面感;好就好在虽然是80余年前的文本,却非常现代汉语、非常行云流水,没有一点隔和滞碍;好就好在既感情真挚动人,又体现了质与文、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好就好在家喻户晓,像‘床前明月光’或‘慈母手中线’一样,成了百年新诗沉淀或淘洗下来的诗之经典、当仁不让的诗之首篇。”

而后,于慈江教授向大家重点介绍了1980年代肇始的“朦胧诗”与“第三代诗”[包括但不限于韩东、王寅代表的“他们”诗派(南京),胡冬、万夏代表的“莽汉主义”诗派(四川),周伦佑、蓝马代表的“非非主义”诗派]的发生发展、美学特点等内容,并通过穿插和评点《回答》《随想》《青年诗人的肖像》《一切》(北岛)、《太阳和它的反光》《让我们一块儿走吧》《洞晓》(江河)、《这也是一切》《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外科病房》(王小龙)、《三原色》(车前子)、《小蔡去看男朋友》(佚名)、《我想乘上一艘慢船到巴黎去》《九行诗》(胡冬)等作品,深入剖析了“朦胧诗”和“第三代诗”之间的历史渊源与差异。

最可宝贵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于慈江老师以亲历者、见证人的身份讲述往事,回望自己在20世纪80年代为“朦胧诗”和北大学院诗(“第三代诗”的重要一翼)鼓与吹的激情岁月,引领现场的师生对“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于慈江老师还向大家着重介绍了《新诗潮诗集》《青年诗人谈诗》《朦胧诗论争集》等同1980年代新诗发展史相关的书目,大大开拓了听众的视野与认知。

在现场听众对“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有了全景感与宏观认知后,于慈江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诗坛经历与深厚的学术积淀,又由宏入微地带领大家聚焦或是“朦胧诗”代表诗人或与其密切相关的郭路生(笔名“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江河、多多等六位诗人。他不厌其烦地亲自配乐诵读、逐一解析这些诗人的代表诗作——包括但不限于《相信未来》(食指)、《呼救信号》(北岛)、《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我终于转过身去》(谢烨)、《馈赠》《致橡树》《童话诗人——给G. C.》(舒婷)、《星星变奏曲》(江河)、《梦》《教诲》《里程》《冬夜女人》《火光深处》《北方的海》《解放被春天流放的消息》《当春天的灵车穿过开采硫磺的流放地》(多多),用简明而生动的语言说明每位诗人的创作特点,带领听众还原并深入体验当年的诗歌现场。

当天下午16时20分许,历时小三个小时的一多诗歌沙龙结束,现场师生两次热烈鼓掌,向主讲人于慈江老师致敬。本次活动意义深远,不仅为有心的师生提供了一个经由诗歌回望并走近难忘的1980年代的美好契机,也为海大接续人文诗歌传统、有现场感地深入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一个堪称完满的样例和示范。

通讯员:王海榕


编辑:孙萌

责任编辑:赵奚赟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