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泉
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会计硕士教育中心主任
“这份荣誉属于我们团队,没有大家的支持,我也不可能走到今天。”9月4日,王竹泉获评“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成为继去年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会计名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首批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才……从教30余年来,王竹泉赢得荣誉和奖励无数,但他始终以学者的坚守、师者的温度践行着攻主业、育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初心使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应该做学生的表率。”王竹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为第一门课《经济活动分析》准备的手写讲稿达到了七、八百页,最厚的活页夹都放不下。”他依然记得33年前初为人师的那份认真。
勤勉、奉献、自律、担当……这是同事和学生赋予王竹泉的专属标签。
“王老师是一个高度自律而且非常有责任感的人,他几乎全年都不休息,经常是凌晨两三点或者清晨五六点钟给学生回复邮件。” 博士生江玮滢说。
“什么时候来,都看到他的车停在那儿。下班后,他的车还在那儿。他取得这样一个成绩,是他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谈起老同事,孙建强教授敬佩不已。
王竹泉平均每年讲授课程300学时以上,指导数十名本科生、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主讲的《营运资金管理》课程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他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5项教学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中心案例库和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实现了协同创新与协同培养的双协同。
“中秋节他会把学生请到家里做客,把自己的家变成大家的家。”“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亲切的笑容,令人如沐春风。”“儒雅谦和,是学生心目中的‘男神’。”他的人格魅力令人折服。
“我还是很热爱,从来也不觉得累。”谈起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王竹泉脸上挂满了笑容。
1984年,19岁的王竹泉大学毕业,起初被分配至一家矿山企业从事电气管理。因兴趣,一个偶然的机遇,他步入了会计学领域,从此如鱼得水。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许多企业开设跨地区经营。王竹泉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把供应链管理、渠道关系管理等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联系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
“创新不是零敲碎打的修修补补,而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是王竹泉在学术道路上的座右铭。21世纪初,他又提出了“利益相关者会计”这一崭新的研究方向。围绕这一方向,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症结何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一直是困扰实业界和学术界的大难题。“传统财务分析体系使资本效率被低估30%以上,而财务风险则被高估40%以上,让本来处于转型升级艰难时期的实体经济‘雪上加霜’。”2019年,王竹泉携团队从资本效率和财务风险视角破解难题。成果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采纳,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讲好课程、研究学术是我的本分,但服务社会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王竹泉始终致力于用创新成果回馈社会。
2009年王竹泉倡议设立的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落户中国海大。十余年来,无论是中石油资本配置策略研究,还是山东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研究及山东省重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王竹泉带领研究中心团队始终谨记“科研要为社会服务”的初心,砥砺前行。
依托研究中心,王竹泉携团队还打造了“中国资金管理智库高峰论坛”这一品牌交流活动。
在学术创新成果涌现,服务社会成效显现的同时,研究中心的影响力持续攀升。2016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2018年,入选高校百强智库(A级)。
编辑:刘莅
责任编辑:刘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