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

作者:王小倩来源:蓝睛2017年9月5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7-09-05 字号:

    日前,第六届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40所院校一千多名学生的431件作品报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中国海洋大学成绩喜人,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眼前的这艘双体船就是在全国航行器大赛中荣获设计制作类一等奖的作品。使用人可以通过遥控器、电脑软件、手机APP等多种方式进行操控,除此之外,这款双体船还增加了语音智能控制系统,利用传呼机,可以实现长距离传送,实验中,距离两千米左右仍然有效。这款航行器最核心的功能,就是通过搭载水质检测装置,可以实现水的PH值、浑浊度、温度等基本指标的检测,并实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蓝牙传输到电脑上。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2015级自动化专业学生伦岳斌:我们当初做这艘双体船的时候,是为了方便潜水员能够进入一些被污染的水域,能更好更安全的工作,因为我们这上面装备了水质基本检验装置,如果我们这艘船检测水质的基本指标不符合人员进入的话,那么我们就会亮起红灯,提示人员不要进入,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我们人员探访某片水域的安全性。

    另一款获得设计与制作类一等奖的是名为“使命1”的水下机器人,这款机器人采用碟形结构作为主体,并将其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部分,中间用可旋转的云台层连接,允许上下半球相对旋转。

    中国海洋大学2014级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王磊:这样就可以实现在水中360°进行环测,较以往的普通ROV观测器有很大的改进,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实时将视频传到我们的手机终端,还有电脑终端,也可以进行录像,手机终端放到VR盒子里,戴上VR盒子就可以完全地看清水下的真实情况,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一款名为“变形鲸刚”的航行器获得了创意设计类的一等奖。顾名思义,这款航行器可以在水下进行变形,除了具备常规水下机器人的前进、转向等运动方式外,面对复杂的海洋地形,它还可以通过改变重心和浮心的相对位置,以更加灵活的姿态完成作业,顺利通过传统机器人无法进入的立管、狭缝等特殊的人工或自然水系,极大提升了航行器对海洋环境的适应能力,为海洋科研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老师宋大雷:海洋蕴藏着大量的财富和资源,比如说海底的锰的藏量是陆地的68倍,铜的藏量是22倍,镊是陆地的274倍,制造核弹的铀是陆地的2000倍,它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库海底有这么多资源,但缺少海洋的仪器装备,进行探测和开采?我们做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做更多的海洋航行器,海洋的装备,将来他们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就可以为国家海洋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