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2月25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海洋卷编委会会议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协办。会议分为编撰工作启动仪式和学科讨论两个阶段。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分别主持两个阶段的会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秦蕴珊院士、胡敦欣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唐启升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冯士筰院士、李巍然副校长、李华军副校长等来自全国涉海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在编撰工作启动仪式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执行副总主编龚莉介绍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及第三版的总体设计理念。《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海洋卷主编管华诗院士简述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编纂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重点强调了框架设计方案和编纂要求。《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海洋卷分支主编、中国海洋大学李永祺教授回顾了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编纂工作的情况,就如何开展第三版的编撰工作提出了建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助理、三版内容中心主任蒋丽君详细介绍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框架设计原则和取词原则。
于志刚指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体现了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感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能将这一光荣任务委托给中国海洋大学,感谢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参加这项工作,中国海大一定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起并完成好《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海洋卷的组织撰写工作。
在学科讨论阶段,与会专家在剖析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讨论确定了海洋卷的整体框架、内容和边界,并研究确定了各分支学科主编、副主编人选。与会专家分别就所负责分支阐述编撰设想,就编撰工作的难点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主编管华诗就海洋卷的整体编撰工作提出总体要求以及进度安排。
据悉,《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是体现我国当代科学文化水平、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现国家整体文明形态、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构筑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基础文化工程。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并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历时15年,于1993年出齐,共74卷;第二版历时14年,共32卷,于2009年出齐。2011年,国务院批准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通过建立数字化编纂平台,编纂发布和出版网络版、纸质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已列入《“十二五”国家出版规划》和《2013-2025年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海洋卷设置了海洋综论、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区域海洋学、海洋环境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工程、海洋人文社会科学(暂定名)11个分支,条目数预计为2600条,总字数约为260万字,网络版预计于2016年上线。
通讯员:刘海波 图:刘莅 吴涛
合影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