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崇本全球变化科学与可持续发展论坛顺利举办

作者:郝越鹏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4-12-10 字号:

讲座精彩

    本站讯 12月10日下午,由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科学与技术青岛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共同主办的赫崇本海洋高端论坛第五讲——全球变化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二会议室顺利举办。本场讲座的主讲人秦大河院士是我国徒步穿越南极大陆第一人,曾参与和领导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PC)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吴立新院士作为主持也参加了本次讲座。

    IPPC是与气候系统变化相关的国际科学家组织,旨在定期为决策者提供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秦大河首先通过介绍近期举办的IPPC会议引入主题并提出新认知,即每个人都是节能减排的领导者。随后他引用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会上的发言:“科学已经晓谕。其信息毫不含糊。领导者必须采取行动,时间并不对我们有利。”并由此强调了当下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秦大河结合IPPC会议评估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对当下的环境问题形势做出了总结:1、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显的。2、人类对气候的干扰越大,则面临的风险就越高,受到的影响也更加广泛和不可逆。3、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限制气候变化,建立一个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未来。

    接下来,秦大河通过展示不同圈层的数据以及举具体事例说明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系统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近130多年(1880-2012)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85℃,1983-2012年可能是北半球过去1400年最暖的30年。从水圈来看1971-2010年,海洋上层的热量大量增加,全球冰川冰量损失速率也在加快。此外,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在增加,其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年均浓度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值。数据表明1951-201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一半是人为造成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总体上是增暖。

    在接下来的讲话中,秦大河引入风险概念发展了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框架,即风险=危害(与气候相关的物理事件、趋势和冲击)×暴露度(受不利影响的位置和环境)×脆弱程度(收到不利影响的倾向或趋势)。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生态资源,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等领域。未来的气候变化将会影响更广泛,风险也大大增加。针对这些问题,秦大河结合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得出的结论指出,当前应该增强气候的恢复力,走适应与减缓结合,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可持续之路。

    讲座的末尾,秦大河还特意提到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这份声明中美国首次公开承诺减排,中国也制订了控制碳排放量的计划。秦大河指出,两个排放大国的合作更显示出气候变化的科学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对于中国而言,签署联合声明有助于转变观念,推进改革以及经济转型,同时参与制定游戏规则也意味着中国真正的软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最后进入了互动环节,在场许多同学甚至老师都踊跃地提问。在被问及关于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时。秦大河坦言,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并不矛盾,只要有好的社会管理,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实现高GDP的同时消耗更少的能源是可行的,新时代的我们必须要有担当,有责任感。

文:郝越鹏    图:郑昕怡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