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和他背后的故事

作者:于立冬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3-05-24 字号:

演示机械手机理

    本站讯 5月23号上午,由文科处、社会科学部主办的海大人文讲坛第十四讲之“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海试揭秘在四区开讲。本次讲座由原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潜航员管理办公室主任、大洋调查设备技术管理中心主任吉国先生主讲,围绕着“蛟龙号”下水前后,吉国先生从一个参与者、指挥者的角度,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故事。

    首先,吉国先生将“蛟龙号”下水的全过程按照重要的时间节点为大家一一介绍,公布各个阶段一些不被人知的详细数据,并且对抛载、坐底发送信息等专业名词进行解释。接着他又从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讲起,强调想象力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带领我们跟随科技发展的脚步,看不同时代潜水器的发展。由一战前各类怪异的前身逐渐转变为工业时代的工程结晶,潜水艇在一战英德海防对抗中大放异彩。出于军事目的,接下来各个国家均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潜器研发。

    常言说:上天难,入地难,下海更难。这话概括出古人对大自然的感知。正是如此,自古时起,我国便有“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吉国先生带着大家横向对比航天和深潜的相似与不同,即他们都面对着各类技术难题。航天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高速与失重,相对于此潜水器最大的长处是潜水舱是密封抗压的,内部基本处于常温、常压环境,但当飞船进入太空,宇宙的光依旧存在,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外面的东西,可是当潜水器进入深海,便进入一个暗无天日的世界,周围漆黑一团,发生任何情况都仅能依靠海面上的母船,但在很多情况下母船是无能为力的。随后吉国先生又介绍了我国深海海洋资源开发发展历史和现状,通过与美国等国的比较,吉国先生引用汪品先院士的话,“要敢于在海洋项目上投钱,海洋科学更加需要有条理的组织。”

    接下来吉国先生介绍潜器的组成和流程,主要涵盖潜水器的组成:母船、水面支持系统、潜水器本体,潜水器的下方回收技术的难点要点,水声技术在深潜中的重要性,还有海上试验合练由浅水到深水的实验过程以及面对合练中各类难题如何渡过难关,直到最后经过数百项技术的修改,逐渐走到7000米深潜的世界前列水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做什么学问都要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尤其是现在常说的“创新”更是如此。

    在讲述专业知识之后,吉国先生又给同学们讲解“蛟龙号”从设计到下水合练中的趣事,以及潜艇操作员的奇妙海底见闻。吉国教授引用唐嘉陵、付文韬两位队员在“海试快报”发表的文章,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描述的海底世界充满奇幻色彩,神奇的生物、寂静的环境为我们展示一个不一样的海底世界。而在“蛟龙号”的前期建造和后期合练中,也发生过很多趣事,例如将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绑在潜水器上下潜到7000米的深度、警车为运送潜器堵路开道、面对商船进入警戒线护航船强硬反击等“蛟龙号”的成功是由无数人的努力促成。最后吉国先生总结“蛟龙号”走过的路,“发起在无锡,目标在上海,落户在青岛。”

    会后,勘查技术与工程10级的赵丰伟对潜器的水下定位、商业用途和潜员选拔三个方面提出问题,吉国先生一一为其解答。“吉国先生是参与到一线的专家,因此给我们讲的也都是一线的最新内容,他能从一个参与者、设计者的角度看问题,这是我们从课本上学不到的。”赵丰伟如是说。

文:于立冬    图:林国栋

【新闻链接】
   
   
吉国,原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潜航员管理办公室主任、大洋调查设备技术管理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专业,从事海洋调查工作30余年。多次主持和参与中日黑潮、中韩水动力循环、126、西北太平洋环境调查、南北极科学考察、大洋深海调查、大洋环球考察等多项国家大型海洋调查项目,并从事水体调查数据处理、分析和研究工作。2004年以后,主要从事“大洋一号”船绞车和收放系统、ROV、深海摄像等大型海洋调查装备技术管理、潜航员培训和载人潜水器海试工作。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