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上过新闻联播的外国政要——撒切尔夫人

作者:佚名来源:搜狐新闻发布时间:2013-04-09

字体:

     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撒切尔夫人是一个符号。

  “撒切尔夫人是为数不多的一位在新闻联播里长期出现的政治女性,一直留在我儿时记忆里的,是她一头纹丝不乱的头发。”网友“小蜗牛和妈妈”在微博里写道。

  与她发出类似感慨的网友数以百万计——昨晚8时许,国内媒体发布消息称,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

  发言人称,撒切尔夫人去世时“很平静”。

  这位活跃于冷战时期的欧洲政治大腕,一向以“铁娘子”形象著称,类似“平静”的评价,在她身上并不常见。

  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最初熟悉撒切尔夫人是从《新闻联播》里开始的。她四次访问中国,1984年首次访华时,与中方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香港回归奠定了基础。

  有“80后”网友回忆,“家里人总是兴致勃勃地说起,我4岁时就信誓旦旦地立志,长大以后要成为像‘撒切尔夫人’一样的女强人,其实那只是当年跟着大人《新闻联播》看多了的后遗症”。

  撒切尔夫人的诸多故事,也频繁出现在心灵鸡汤之类的励志书籍中,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永远要坐前排”的故事。故事称,这个在英国小镇长大的孩子,从小被父亲灌输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坐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最后,她成长为一颗政治明星。

  而香港回归,则是国人回忆起撒切尔夫人时,绕不过去的话题。即使时隔多年,人们依然对她与邓小平交锋的段子津津乐道。

  1982年,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并与邓小平会晤,商榷香港主权问题。邓小平态度强硬,他明确表示,主权问题没有回旋余地,1997年后香港实行什么制度由中国来定。

  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举行的这场会谈,比预定的一个半小时多出了50分钟。签字仪式结束后,年近花甲的撒切尔 夫人出席中方举办的国宴,乘兴豪饮了三杯。当她酒意微醺地走出大会堂,突然在台阶上打了个踉跄,单膝跪倒。附近的记者端起相机,抢下这一镜头。

  这一跪,便成为了各国报纸第二天最抢眼的新闻,有媒体称,强硬的撒切尔夫人碰上了对手,“在她漫长的从政史上,似乎只在一个场合她被打回了女人的原形,那是在1982年的北京”,“与邓相比,她只是一个女人。”

  香港最终顺利回归,国人因此对撒切尔夫人好感倍增。“很遗憾没能延续租约”,2007年,撒切尔在接受采访时回顾与中方谈判场景,称当时根本没有谈判的余地,“我赞赏邓小平的智慧”。

  香港回归当天,她也很伤心——这是这位“铁娘子”少有的感情流露,她记得1997年6月30日的那场大雨,末代港督彭定康站在哭泣的女儿身边,神情感伤,“但我想我不应该再对这个事情发表议论。这会招人厌烦的。”

  但她很快切回到资深政客的模式:她很快略过伤感,反复强调,英国人不该对香港回归耿耿于怀,因为已经到了“中国人接手的时候了”。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