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今年起实施

作者:冯文波 吴晶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2-05-08 字号:

  本站讯 “不搞层层发动,不搞全面开花,不搞临时拼凑,坚决防止盲目申报、劳民伤财和不正之风。”这是教育部部长袁贵仁5月7日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召开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提出的要求。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设分会场,学校党政领导于志刚、吴德星、李耀臻、于宜法、董双林、张静、闫菊、李华军,校长助理、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陈锐,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卢光志出席会议。点击查看英文版

    会议指出,“2011计划”,自2012年起正式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根据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四种类型: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计划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

    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就“2011计划”的出台背景和今年各高校实施“2011计划”的工作安排做了介绍。在启动首批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工作开始后,到九月份前,各高校要对已经开展的工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十月至十一月间,经领导小组审批认定创新中心最终名单。要坚持数量从严、质量从优的原则,要求原则上每省推荐的地方创新中心的总数控制在两项以内,中央部门直属高校的推荐数量平均每个高校一项。各地应本着实事求是、宁缺毋滥的原则择优推荐、选拔。同时,地方和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并注重总结前期经验,加强交流,在交流和总结的基础上巩固提升,逐步完善制度规范,使明年的实施工作更加规范化。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对“2011计划”实施工作做出进一步部署。他指出,各地各高校要深刻领会计划要求,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动力,加快关键步伐,推动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实现高校创新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注重前瞻性问题、公益性问题的研究,准确把握“2011计划”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其与“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等机制的关系,统筹实施、整体促进、互相提升。张少春强调,今年是“2011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必然面临很多挑战,万事开头难,要不畏艰难,从紧从严,择优择强,宁缺毋滥,示范推进。

  袁贵仁指出,各地各高校要择优遴选条件较成熟、前期基础较好并具有较强优势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要找准重点难点,加大力度对开展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具体困难给予保障支持。要不断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性,尽快研究制定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及绩效评价等办法,完善细化第三方评审专家和评审机制。

  袁贵仁在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对“2011计划”的“能力”和“质量”的要求。比如,要改变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以注重原始创新质量、注重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度、贡献率为导向;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必须公开透明认定项目,科学规范管理项目,客观公正评审成果。

  “2011计划”还力图打破各层次高校之间的门第之见,提出要“推动高校在先期组建、充分培育基础上进行项目申报和认定;引导所有高校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在不同层次、以不同方式,踊跃参与协同创新”。

    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首都钢铁集团公司和上海市教委的代表分别从高校、企业和地方的角度发言,介绍了本单位的经验,指出“2011计划”是当前高校工作的头等大事,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协同合作,共同促进工作的进展。

文/图:冯文波 吴晶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