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专家澄清有关"神七"的5大"谣传"

作者:佚名来源:中国青年报发布时间:2008-09-20

字体:

国际航天界时刻关注着即将升空的“神舟七号”,对国际航天界的同行来说,他们十分关注中国“神七”发射背后的专业水准:中国的航天技术究竟有多先进?中国航天的收益有多大?中国航天的目标到底有多高……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流传着一些关于“神七”的“谣传”。

 

  1.太空漫步?NO,是舱外活动

 

  澳大利亚中国航天问题专家莫利斯·琼斯博士和美国航天专家雷纳德·戴维,一直盯着中国神七航天员此次太空活动的细节不放,他们对中国航天员这么快就能进行太空漫步感到不可思议

 

  对此,香港《大公报》917披露,新近上任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少将表示,神七标志性的特点就是航天员出舱,但说舱外行走并不合适,准确地说,应该是航天员舱外活动神七共有3名航天员,一人出舱,一人在轨道舱里帮助出舱,还有一人在返回舱。他进一步解释说,飞船外围有很多把手,航天员出舱后,就是抓住这些把手活动,并不是太空漫步。对于此次神七发射的时间定于925日晚上2110,崔吉俊称:选择晚上发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证飞船一入轨正好对着太阳,这对飞船的太阳能帆板打开并正常运作及太空人出舱活动,都是很有利的。对于出舱活动的时间,有关方面表示,92627日两天的下午到傍晚,是最适合出舱的时间。

 

  与航天员出舱活动一样引人关注的,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916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我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各项技术指标完全满足神七飞行任务的需要。这位发言人透露,舱外航天服每套总重量约120公斤,造价约3000万元人民币(此前国外有专家猜测,中国航天服每套的造价为16亿元)。他介绍,舱外航天服可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提供适当的大气压力、足够的氧气、适宜的温湿度,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需要;航天服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辐射、微流星和太空碎片对航天员的伤害,保证航天员的工作能力;航天服还能提供可靠的遥测通信保障等。

 

  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将中国发射载人飞船的安保工作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航天器发射的安保行动进行对比。有外国媒体近日抱怨,采访中国发射神七很困难,是不自由的表现。美国宇航局相关专家表示,美国飞船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时,国民警卫队、特种部队、反恐特遣队、当地警方和宇航局的保安,布下了天罗地网,不允许无关人员靠近。

 

  香港《大公报》916报道称,神七发射场的警戒和安全保卫任务十分繁重。为加强神七外围的安全工作,采取巡逻和设立检查验证点相结合的举措,对通往基地的车辆和人员实施严密管控。这些措施与美国载人航天飞机发射时的安保措施比起来,并没有过严之处。

 

  2.行程缩水?NO,聚焦核心任务

 

  法新社916引用中国政府网的消息称,神七9月25发射升空,航天员9月26或27日出舱活动,928返回地球,全程持续68小时,比外界预料的缩水了。

 

  美国《太空电子报》916刊登澳大利亚中国航天问题专家莫利斯·琼斯的文章称,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中国航天员并不是在神七升空后数小时实施舱外活动,而是推迟到926或者27日。对此,琼斯认为,这是中国航天决策者谨慎的表现:可以让中国航天员有时间准备舱外活动的器械,同时调整航天员的身心。特别是,如果航天员在首日飞行中有太空不适的话,推迟舱外活动就更显明智了。

 

  琼斯博士对神七9月28便返回地面“感到意外,但他认为行程短有短的好处,比如说,航天员可以集中完成核心任务,减轻对载人飞船的保障压力。神七3名宇航员,比此前神舟系列飞船所载的航天员人数都多,这意味它携带的太阳能电池板、食物、饮用水和氧气量都要多得多。按琼斯的测算,要维系3名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得准备10个人的用品,因此,在核心任务能完成的前提下,缩短时间是划算的。

 

   3.走美俄老路?NO,中国式跳跃发展

 

  美国宇航专家雷纳德·戴维今年624日在美国太空网上发表长文,详细剖析中国航天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明确表示,中国航天决不是重复美俄老路,而是中国式跳跃发展

 

  戴维表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是跳跃式的:2003年,神五绕地14周;2005年,神六在太空翱翔5天;这次,神七将实施中国首次航天员舱外活动。和美国载人航天相比,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堪称跨步,飞奔和跳跃

 

  对于中国载人航天的迅速发展,有媒体和政客将其说成是吸引眼球重复美俄老路,可专家不这样认为。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亚洲事务专家迪恩·陈说:中国载人航天吸纳了美国与苏联的经验与教训,不必一切从头开始。令人感兴趣的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次数比美国少得多,这种发展经验对其他国家会有很大帮助。

 

  迪恩·陈还特别强调:美国和苏联在载人航天发展过程中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中国迄今为止非常完美,我希望中国能保持完美的记录,这对各国发展载人航天都非常重要。中国在走一条完全不同于美俄渐进式载人航天发展的道路。这种跳跃式且安全的发展,对未来人类探索太空非常重要,省钱又安全,这是航天事业跨越瓶颈的关键。

 

  4.昂贵的面子工程?NO,中国技术应用超前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国家安全决策系主任、中国太空政策专家乔恩·约翰逊-弗里兹表示:据我所知,中国在航天技术应用方面几乎没有……”

 

  按约翰逊-弗里兹的说法,上世纪60年代,美国裁人航天项目引领了诸多的科学领域这些科技是全新的,并且迅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反观中国载人航天,看不出什么实际运用……”

 

  对此,香港《文汇报》916的报道反驳说,即将搭载神七飞船进入太空的微生物菌种和杂交水稻两类共8种物种,已送抵北京航天城。其中,微生物菌种包括灵芝、平菇、虫草、双孢蘑菇、杏鲍菇、茶树菇6种;杂交水稻包括A”B”两种。

 

  中国载人航天对生物技术、通讯技术、国防科学、微电子科技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澳大利亚中国航天问题专家莫利斯·琼斯博士说:载人航天对一个国家综合科技能力的发展,价值无可估量。

 

  5.旨在登月竞赛?NO,中国希望共同探索太空

 

  按美国太空网916一篇报道的说法,神七显示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实力,也让外界看到了中国未来太空探索的雄心。

 

  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博物馆史密森纳研究所的罗杰·洛纽斯表示,中国载人航天以美国所不及的速度迅速发展,让西方猜测,中国应该有一个更加庞大的太空计划,并且具备迅速实现的能力,能与美国再登月拼个高下

 

  美国航天界有人希望中国航天员先登月,因为那会引发新一轮太空竞赛:我不知道中国的太空努力会有什么成果……但我觉得中国的努力会让美国政府支持航天事业。美国宇航局长格里芬不久前在给国会的陈述中,措辞强硬地表示,担心美国丧失在太空的霸主地位,他警告说,中国正在迅速成为美国的对手:中国在我们重返月球前实现它的登月计划,将给世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美国在太空领域不仅落后于俄罗斯,也落后于中国。

 

  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发言人简·李却表示,说到和中国进行太空竞争,布什总统已经指出,无论是月球还是其他星球,美国的太空活动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竞赛美国早在几十年前就赢得了登月赛跑。

 

  国际航天业人士指出,中国其实一直在倡导探索太空的国际合作,甚至提出参加国际太空站的研发,西方大国却担心中国学得太多而拒绝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立自强发展太空探索与航天科技,其最终目的是共同探索宇宙。事实是,美国看到中国航天的迅猛发展后,已于今年7月恢复与中国的航天合作会谈。

 

  外国网民看“神七”

 

  在美国太空网上,中国神七越来越成为网民们追捧的热点。外国网民怎么看中国载人航天?

 

  有人祝福。网民“Frapaquad”写道:中美之间没有登月竞争,因为我们美国已经跑到终点了。再说,月球大到足以容下我们所有的人。网民“AMMrcACrl”留言:中国在太空中迈出一小步,对人类探索太空来说是一大步。当一个国家派人登上月球时,全世界都应该庆祝,因为努力越多,人类探索进步越快。

 

  有人煽风点火。网民“AMrreilly656”留言:月球属于先到者,对其开发者。该死的《月球公约》宣称,月球资源属于全人类,这让我想起了16世纪有人将地球分成两半球,一半归西班牙,一半归葡萄牙。

 

  有人妒忌。网民“AMluckyluciano”表示:中国进行太空探索,我们已经给他们上了一把锁,现在只需继续超越他们两步即可。

 

新闻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