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公司需要有经验的人才,需要甘于从事基础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对于那些动不动就要高薪、提优厚待遇要求的学生,用人单位很难与其达成录用意向。仅从谋生而言,大学毕业生没有任何理由“活不下去”。一个人的发展,应该是梯次进步、逐渐抬升的过程,可惜当前许多大学毕业生还认识不到这一点。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申领最低生活保障的新规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今年6月1日,教育部、民政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民政部门可给短期内无法就业、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可领“低保”让未就业毕业生吃了“定心丸”
暂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以领“低保”是国家“雪中送炭”之举,缓冲一些未及时就业的毕业生的生活压力。在记者随机采访中,不少大学毕业生对这颗“定心丸”表示欢迎,也有不少毕业生提出,大学毕业生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立志服务社会,而不应笑纳“低保”。
23岁的王雅是四川师范大学外事学院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刚找到一份月薪千元的工作。“我的一些同学仍‘漂’在成都,工作无着落,食宿都成了大问题。”王雅说,如果每个月能领到200元钱的“低保”,就不用愁生计,可以慢慢地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了。
然而,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对此却有不同的认识。正忙着四处参加应聘找工作的河南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齐新明表示,宁愿打零工挣生活费,也不会去登记失业、申领“低保”。
四川大学环境学院的毕业生刘深认为,如果总是想着找不到工作可以吃“低保”,有可能会变得懒惰,失去进取心。
而据“四川在线”网站近期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可领‘低保’”的民意调查,有42.04%的网民认为“正常,大家皆为普通劳动者”;39.74%的网民认为“难堪”;选择“反对,努力择业无需低保”的有18.23%。可见,对政府这一“雪中送炭”之举,网民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据郑州、成都等地的民政部门反馈,近一个月来,并未收到大学毕业生的“低保”申请。郑州市民政局低保处工作人员姬 先生介绍,9月份以来,时有市民咨询这一政策,但没有收到申请。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申领最低生活保障的新规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今年6月1日,教育部、民政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民政部门可给短期内无法就业、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可领“低保”让未就业毕业生吃了“定心丸”
暂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以领“低保”是国家“雪中送炭”之举,缓冲一些未及时就业的毕业生的生活压力。在记者随机采访中,不少大学毕业生对这颗“定心丸”表示欢迎,也有不少毕业生提出,大学毕业生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立志服务社会,而不应笑纳“低保”。
23岁的王雅是四川师范大学外事学院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刚找到一份月薪千元的工作。“我的一些同学仍‘漂’在成都,工作无着落,食宿都成了大问题。”王雅说,如果每个月能领到200元钱的“低保”,就不用愁生计,可以慢慢地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了。
然而,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对此却有不同的认识。正忙着四处参加应聘找工作的河南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齐新明表示,宁愿打零工挣生活费,也不会去登记失业、申领“低保”。
四川大学环境学院的毕业生刘深认为,如果总是想着找不到工作可以吃“低保”,有可能会变得懒惰,失去进取心。
而据“四川在线”网站近期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可领‘低保’”的民意调查,有42.04%的网民认为“正常,大家皆为普通劳动者”;39.74%的网民认为“难堪”;选择“反对,努力择业无需低保”的有18.23%。可见,对政府这一“雪中送炭”之举,网民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据郑州、成都等地的民政部门反馈,近一个月来,并未收到大学毕业生的“低保”申请。郑州市民政局低保处工作人员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