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万毕业生 万余个岗位 青岛三高校2007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场面火爆

作者:李华昌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06-12-08 字号:

本站讯 12月7日,青岛的天气阴冷潮湿,但青岛三高校2007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的会场里却是场面火爆。来自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以及山东省其它地市乃至全国各地的近2万名2007届毕业生在这里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家用人单位零距离接触,通过双向选择,在所提供的万余个岗位中寻找自己理想的目标。

本次供需见面会由青岛市人事局、青岛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国青岛大学生就业市场协同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共同举办,由中国海洋大学承办。青岛市人事局局长谢保家、副局长乐鹏,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董立勤,人事局大学生就业处处长田明与我校副校长于志刚、党委副书记张静来到供需见面会现场,了解有关信息,并巡查会场组织工作。

据悉,参加本次供需见面会的用人单位包括山东省各大企事业单位,京、津、沪、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用人单位,国家海洋局系统、中船重工系统、海洋研究系统、港务系统下属的各用人单位,岛城海尔、海信等著名企业集团。

我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03级张卫同学是本次供需见面会中第一个签约的学生,他签约的单位是一家青岛的民营企业。据悉,该企业已向张卫承诺提供2000元-2500元的月薪。张卫向记者介绍了他的求职过程。他说,他是通过这家民营企业在学校举办的宣讲活动认识它的,之后他通过学校的就业信息网等信息渠道查阅了这家企业的详细情况,再通过近期参加的一些小型招聘活动了解同行业企业的有关情况,并进行比较,最终选择了这家企业。张卫说,大学生应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活动,全面提升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这样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参加本次供需见面会的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处的韦先生也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据我校学生工作处处长、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明泉介绍,“政府发挥主导职能,高校紧密协作”是本次供需见面会的显著特点。青岛市人事局作为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在组织筹划过程中给予宏观指导和统一协调,青岛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提供设施齐全的场地和后勤保障,这是供需见面会顺利举办的重要保证。三所高校利用各自的特色优势,召集用人单位参会,组织近两万名毕业生求职,将重要企业和优秀人才汇集在一个平台上,极大地方便了供需双方进行双向选择,形成资源共享。细致周到的服务是本次供需见面会体现出的一大亮点。为方便学生与用人单位更好地互动交流,主办方在此次供需见面会上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在就业信息网开辟招聘会专版,方便学生查找需求信息;在招聘现场设立大型宣传板,方便学生按图索骥;为每家用人单位配备一名学生做联系秘书,提供周到服务;开辟就业指导办公室,各学校就业工作指导小组的负责老师驻会,为同学答疑解惑;提供就业基地协议签订、现场就业政策的解答、协议书发放及网上协议签订指导等服务。规范高效的组织工作是本次供需见面会顺利举行的重要因素。尽管参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数量很多,但现场并未拥挤堵塞,秩序井然。主办方防患于未然,将交通疏导和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到位,发送流水班车接送参会学生和用人单位代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学生反映,来参会的用人单位数量多,层次高,为他们择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用人单位反映,良好的组织服务使他们与毕业生的交流更为顺畅,为选择理想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据了解,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预计将有495万名应届毕业生,比去年增长82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11月20日举行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强调,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继续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将2007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服务年。此次供需见面会正是以此方针为指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职能和各高校主渠道作用,做到资源共享,服务为先,共同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起良好的互动平台。

文/图:李华昌

于志刚副校长(左)、谢保家局长(中)等有关领导在供需见面会现场巡视工作


增进了解,双向选择


会场外,学生们排起了长龙 会场内,人潮涌动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