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一生对国立青岛大学和国立山东大学情有独钟,在如今的中国海洋大学老校园里,就留有许多蔡元培先生的深深足迹。  蔡元培于1929年6月应聘担任国立青岛大学(后改称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  这个筹委会的十多名委员中,有杨振声、赵畸、杜光埙、何思源、傅斯年等五人是蔡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学生,其中杨振声、赵畸(太侔)先后任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校长。在国立青岛大学筹备以及山...
    2022-05-13897
  • 一生以办好学校、培育人才、实现教育救国为己志的赵太侔,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关系最为深切。1932-1936年、1946-1949年,他先后两度执掌国立山东大学,加在一起整整8年。从30年代“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到40年代发展、辉煌时期,赵太侔为我们描摹了一粒种子到一片森林的沧桑砥砺及春华秋实。  1932年9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议决定,将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并正式任命原国立青岛大学教务长赵太侔为国立山东大学校长。  ...
    2022-05-06599
  • 1933年12月16日的 《北洋画报》(第1025期)上,刊出“蜚声戏剧界之名闺俞珊女士与赵太侔君新婚俪影”,并有 “俞珊女士新婚倩影单独照”,照片上新娘新郎含喜不露,两侧的伴郎伴娘皆为俞家侄女、公子,天真开朗。  时年,俞珊25岁,(青岛)国立山东大学图书馆职员,赵太侔44岁,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  赵太侔与俞珊的婚事,被梁实秋称之为“有情人终于成眷属,虽然结果不太圆满”(《旧笺拾零》)。的确,一位不苟言笑“饶有...
    2022-05-044848
  • 1947年秋,陆侃如来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在国民党特务黑名单上的进步教授陆侃如,熬过了青岛解放的前夜,迎来了新中国的黎明。从此,在他的学术研究进入黄金时期的同时,与华岗、童第周组成“三驾马车”,在上世纪50年代带领山大驶入生机勃勃的黄金时代。  “以言教讼,以身教从;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这是许多陆门弟子的共同心声。陆侃如一生为师,桃李盈门。开门研究生龚克昌忆及先生对自己的培养时说:先生是一位后学的...
    2022-05-021010
  • 对徐中玉这个名字,许多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学生并不陌生,因为他们一代代均是读着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成长起来的。这个见证过一个世纪波澜壮阔历史的老人,在时代激流里上下求索,忧患深深。他一生未出校门,以教学和文学研究为业。著作等身的徐先生时常回忆自己在国立山东大学读书和工作的岁月———我永远记得青年时代的思想人生转变是从山大开始的,我的文学研究也是从此起步。  1915年出生的徐先生是江苏江阴人。年少时...
    2022-04-30609
  • “誓都将心血付‘村夫’”,萧涤非先生的这句词是他自我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出身于江西省临川县一个穷秀才家庭的萧涤非,遭遇过幼年丧失双亲的痛苦,体味过颠沛流离的生活艰辛,亲历过国难当头的烽火岁月,心灵深处与诗圣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种种困厄面前,他坚忍不拔,砥砺前行,褴褛筚路,终成杜甫研究的“一代宗师”。萧先生曾两度执教于此,为诗意盎然的海大园增添了华彩的篇章。  20世纪30年代的国立山东大学(中国海洋...
    2022-04-24934
  • 于“中国文学史”之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与“楚辞”之研究有开宗立派之说的游国恩先生,一生经历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他从北大毕业就站上讲台,其中民国时期有五年是站在海大园的讲台上。  1931年8月,33岁的游国恩应闻一多先生邀请,来国立青岛大学任教,讲授中国文学史、楚辞、唐宋一降文、古代文艺故事等。  据臧克家回忆:30年代初,我是国立青岛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游先生教我们楚辞。  他是著名的楚辞专家,...
    2022-04-22522
  • “到处都是红瓦的楼房点缀在葱茏的绿树中间。”“如今来到孔孟之邦,居然市井斗筲之民也能知礼。”1930年夏天,第一次踏上青岛的梁实秋,颇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不禁对这座海滨城市的城与人赞叹不已。因之,中国海洋大学的发展史上平添了一位文学大师的身影。此乃青岛之荣,亦为海大之幸哉。  那一年,梁实秋的青岛之行是因为一个人,他就是国立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实际负筹备之责”的杨振声先生。正是杨振声亲赴上...
    2022-04-20656
  • 闻一多是著名学者、诗人,沈从文是著名文学家,两人都从事文艺工作,难道是文人相轻致使他们之间的断交?问题当然不这么简单,这里面还有一些渊源。  闻一多与沈从文原本没有太多的交往,但是身处于纷繁复杂的现代文坛,他们两人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关联。关于闻、沈之间的关系,还要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沈从文初登文坛之时。当时的浪漫派诗人徐志摩对沈从文有很大的帮助,依靠他主编的《晨报副刊》,沈从文的作品得到很多发表机...
    2022-04-19727
  • 春天的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清新宜人,上世纪30年代这个美丽的校园里人文荟萃、群星闪烁,大作家老舍先生当时就曾在此执教两年,为海大园留下一笔丰厚的人文财富。  1934年9月,老舍接受了国立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的聘书来青岛教书,第一学年聘为讲师,第二学年改聘为教授。当时老舍已是知名作家,发表了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日》等小说,所以他的到来让学生们欢呼雀跃,争相一睹这位“幽...
    2022-04-18599

开栏词

八关山下,汇泉湾畔,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创校宗旨的中国海洋大学已走过90多个的春夏秋冬,即将于2024年10月25日迎来她的百岁华诞!

经百年沧桑砺洗,学校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校史资源,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师生校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了系统梳理和生动展示校史资源,方便师生校友查阅了解相关内容,在距百年校庆千日之际,特创办【八关山下】专栏,下设“史海钩沉”“信息动态”“红色印记”“校史漫话”四个栏目,分别展示深度挖掘校史资源的专题作品、校史工作及相关文化活动信息、反映学校与党和国家历史紧密相关的作品,以及师生校友创作的校史随笔散文等文化作品。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投稿,并对专栏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邮箱:news@ouc.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校史”二字。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2022年1月29日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