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董军宇教授为人工智能拔尖班新生授课

作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来源:徐君岭发布时间:2025-11-14

字体:

本站讯 116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信息南楼A323会议室迎来了18位来自崂山校区的“远客”——2025级人工智能拔尖班新生。他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西海岸校区,走进银灰色调充满科技感的信息楼,等待着亲手开启今天的水下机器人项目实践课。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部长、2025级人工智能拔尖班班主任董军宇教授作为这堂课的主讲人,亲自带领学生走进他的水下三维世界,为他们拨开海底的层层“迷雾”,揭秘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照亮”深海。

董军宇沿着水下三维成像技术研究的缘起娓娓道来,向同学们讲述了团队早期面临的重重挑战,以及他们是怎样一步步攻克难题,实现装备自主化,并最终将成果应用于智慧港口数字孪生。借助机器人水下作业的动态演示视频和三维重建图像,董军宇向大家展示了水下高精度三维重建的过程和细节。18双眼睛跟随水下机器人先是“潜入”青岛奥帆中心码头、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青岛连心渔港海底进行勘察,接着又来到海南三亚观察珊瑚和砗磲的生长情况。“董老师演示时,灰蒙蒙的水下画面经人工智能算法处理,礁石的立体轮廓和贝类纹路都清晰显现,特别神奇。”欧宇航同学兴奋地表示,第一次跟随机器人“潜海”的体验,让他对人工智能专业产生了更大兴趣。

随后,董军宇带领大家来到团队的视觉系统与机器人实验室。这里就像一个科技宝藏集结地”面对实验室里令人目不暇接的仪器设备,石韵灵同学感叹道。董军宇向同学们逐一介绍课题组开发的水下装备,包括水下手持成像设备、三维成像模组、水下遥控机器人ROV水下1500米三维成像模组等,讲解了它们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接着,引导大家观摩实验室里正在进行浊水相机验证实验和船舶水尺读取实验。同学们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水下三维数据对于海洋数字孪生有着重要意义”,临近下课,董军宇语重心长地对拔尖班的同学们说,“尽管目前水下三维成像技术已取得阶段性突破,但前路依然漫长,希望你们能够在这片无尽的深蓝中继续沉潜下去,不负国家和时代所托!”这一刻,18双专注的眼睛格外明亮,目光中写满了憧憬,坚定与信心……

2025级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实验班是中国海洋大学面向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需求推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依托学校高水平人工智能师资队伍,结合智慧海洋及地方产业特色,实施个性化“AI+X”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工智能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文:徐君岭 图:杜文韬


编辑:徐君岭

责任编辑:赵奚赟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