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为党培养和输送坚定的青年政治骨干,11月8日至9日,中国海洋大学第82期“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训班(以下简称“青马班”)完成首周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理论研学、时政分析、榜样引领、实践锻炼等多个模块,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思想与能力的“淬炼之旅”。

理论铸魂,筑牢思想根基
理论学习是“青马”学员的立身之本。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凯副教授带领学员们系统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传播与发展》的壮阔历程,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源头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学员们构建起清晰的理论图谱。
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新昌教授以《百年大变局下的中美关系》为题,结合动态数据与深入剖析,将宏大的国际局势生动地呈现在学员面前,引导大家心怀“国之大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理想信念。
朋辈领航,激扬青春梦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共青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2024级博士研究生张宜良,以《当代青年如何应答时代命题》为主题,结合自身成长轨迹,与学员们畅谈理想信念与人生选择。他鼓励大家“清晰认知自我,勇于多元探索,善于管理时间”,在坚守本业中挖掘特色,以“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精神,走好属于自己的成才之路。

实践淬炼,凝聚团队力量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班主任李晓彤老师的指导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团队文化建设——团结多米诺”实践锻炼热烈展开。指尖的专注与协作的默契,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团队精神在一次次骨牌倒下的清脆声响中得以升华。
使命召唤,传承蓝色基因
作为海大青年,“胸怀蓝色梦想”是每一位学子的独特印记。马克思主义学院连雪晴老师带来《总书记回信一周年专题学习——海大新青年的深蓝使命与强国担当》的报告。她从历史脉络到未来路径,系统阐述了海洋强国战略,激励全体学员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海洋事业,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随后,一场感人至深的事迹报告《浩海求索 丹心报国——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圣常精神事迹》,由山东省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袁艺老师动情讲述。文圣常院士少年逐梦、毕生报国的科研人生,是对“科学家精神”最生动的诠释,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员。
技能点满,赋能青年宣讲
如何推动理论宣讲工作走深走实走心?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刘鹏副教授以《重塑语言质感 让宣讲更有力——新时代宣讲工作实践与探索》为题,带来一堂能力提升课。通过现场互动与专业指导,学员们领悟到语言表达的艺术,掌握了让宣讲更富感染力与穿透力的“金钥匙”。
沉浸研学,感悟真理力量
首周培训的尾声,学员们集体前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主题书苑参观学习。在浓厚的理论氛围中,大家沉浸于书香翰墨,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伟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员心声:学思践悟,凝聚青春共识
本周有幸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传播与发展”“百年大变局下的中美关系”“当代青年如何应答时代命题”专题学习课程,王凯老师以时间为轴,让同学们读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力。郭新昌老师倡导同学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祖国的复兴大业,树立国际视野,正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张宜良学长分享自己的“破圈”经历,鼓励同学们以“破圈”应答时代命题。
作为第28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将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为指引,以百年变局的宏大视野为坐标,以“破圈”成长的进取精神为动力,在基层支教的广阔天地中扎根实践、勇担使命,把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教育的实际行动,用理想信念点亮孩子心中的光,用开阔视野助力青年学子成长,用进取姿态回应时代召唤,在扎根中国大地的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锤炼过硬本领,在打破认知边界、能力边界的“破圈”路上勇毅前行。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22级汉语言文学 于小淳
在本期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训班的学习过程中,一系列课程让我在思想水平与实践认知上实现双重提升。课程中对中国青年运动历史经验的解读和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系统阐释,让我筑牢了青年骨干的理论根基,而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展开的专题授课,更让我深刻领悟到海大学子“谋海济国”的使命担当。文圣常院士“浩海求索、丹心报国”的科学家精神感召人心,张宜良学长“科研+传播”的跨界实践给予我启发,刘鹏老师关于宣讲语言质感重塑的课程,为我在未来的宣讲活动中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今后,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把握宣传方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海大青年故事,传承科学家精神与青年运动优良传统,传递正能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践行“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要求,努力成长为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精神在校园传播中落地生根,为海洋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凝聚青春力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3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黄思博
本次青马工程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朋辈分享、榜样引领和实践锻炼等多元课程,使我获得全方位提升。系统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面对百年变局,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在复杂形势下保持战略定力,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
实践环节让我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明确了学生骨干要在校园生活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创新实践提升服务能力,在多元探索中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破圈成长。深蓝使命专题激发了我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责任感,文圣常院士浩海求索、丹心报国的精神深深感召着我,是我矢志前行的精神楷模。语言表达培训则让我们掌握了有效传播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方法。
我将把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坚定信念、过硬本领和务实作风,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骨干,在民族复兴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3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周思豫
通过本次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训班的学习,我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学习内容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则出发,强调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领会其作为“一整块钢”的整体性,这为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国家发展宏伟蓝图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从革命先辈关于建设强大海军的殷切期望,到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体现了党和国家经略海洋、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与历史担当。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的一员,对此感受尤为深刻,更觉使命在肩。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论断,让我们清醒认识到国家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与世界图景。这要求我们青年骨干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洪流。我将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海洋强国梦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工程学院 202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王旭

文/图:周思豫 安棋戎
编辑:黄晨汐
责任编辑:赵奚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