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海大

【半岛新闻】深海、极地、水下三维……这次年会还探讨未来科普教育!

作者:王鹏来源:半岛新闻发布时间:2025-11-10

字体:

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有哪些新进展?极地科考历程有什么鲜活故事?水下三维重建如何操作……11月6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科普专业委员会、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承办的“2025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科普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年会”在青岛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普作家、关心科学普及事业的科学家、科普创作爱好者等80余人参与,共同探索科普创作新路径,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   

6日上午,在黄海饭店会议室里,三场围绕海洋领域的高水准主旨报告让人印象深刻。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副理事长刘峰以“开发深海资源  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题,揭秘深海资源开发的科技攻关与产业前景,我国深海采矿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经历了实验室验证、湖试、浅海试验、千米海试和矿区原位海试等阶段,最大水深已超过五千多米,未来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将不断“深耕”,并扩大国际合作布局。 

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原主任盖广生则用“极地科考,冰雪荣光”串联起极地探索的壮阔历程与科学发现,自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科考至今已有41年,他从神秘南极探索历史、极地科考中国故事、南极精神冰雪荣光三个方面,结合自己极地科考经历娓娓道来,回顾了一些重要历史节点和一些生动的故事,并从战略意义方面阐述如何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军宇以“水下高分辨率成像及应用”为题介绍了前沿技术意义及如何更清晰、更精准地洞察海底世界,如水下高分辨率三维数据对智慧港口等海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水下三维重建技术的光度立体法、激光三角法的关键步骤等。三位专家紧扣国家战略与科技前沿,既展现海洋与极地的神秘魅力,又剖析未来科技的无限可能,为科普创作打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6日下午,两个分论坛同步开展,探讨科普创作与传播经验、农业传播的“深耕”与“破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刘建林、国家一级作家霞子、科普作家李涛等主讲嘉宾同与会人员深入交流与探讨科普创作经验等,探讨未来科普的无限可能。  

据悉,本次年会从11月5日持续到7日,以“弘扬科普新风 共创蓝色未来”为主题,通过主论坛、分论坛、科普考察等形式深入交流、协同联动,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

新闻来源:2025年11月6日【半岛新闻】深海、极地、水下三维……这次年会还探讨未来科普教育!

编辑:高曼歌

责任编辑:左伟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