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 10月31日,应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李建平教授、学院导师刘素美教授联合邀请,丹麦奥胡斯大学Jacob Carstensen教授做客“未来海洋讲坛”,作了题为“Drivers and Consequences of Coastal Hypoxia–with Focus on the Baltic Sea(沿海缺氧的驱动因素和后果——聚焦于波罗的海)”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刘素美教授主持,未来海洋学院学员和化学化工学院师生在内的1.5万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听取讲座。
Jacob Carstensen 教授系统阐述了造成沿海海底缺氧的频率和程度越来越高的原因。废水和肥料中营养物质的人为输入增加,促进了藻华和其他有机物沉积到海底,使得海底有机物分解的氧气需求超过了氧气供应,最终导致缺氧问题的产生。并提出只有当海底的通风受到物理环境的限制时,缺氧才会成为潜在的问题。Jacob Carstensen 最后指出,管理来自陆地和大气的养分投入对于恢复因缺氧而退化的沿海生态系统和防止生态系统受到缺氧相关有害影响的威胁至关重要。
在交流环节中,与会师生就波罗的海自然地理特征对缺氧问题的影响、缓解缺氧的有效措施以及中国近海的缺氧研究现状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本次讲座深化了对全球变暖与人为营养输入协同加剧海洋缺氧过程的理解,拓展了师生在海洋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应对与可持续发展交叉领域的国际视野。
通讯员:玄莹 吕晓鹏
编辑:马崑
责任编辑:赵奚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