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家国同心,共庆华诞。在新中国成立76周年之际,《大众日报》联合山东16市党报推出“假日观察·省市党报联动”融媒报道。10月3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头版,以“科考船上,升起五星红旗”为题,对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3”船工作人员立足岗位,扎实开展科学考察,以及举办升旗仪式等系列活动欢度国庆、祝福祖国的家国情怀进行了重点报道。
2025年10月3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头版
“我们在东海,祝新中国76周年生日快乐!”10月1日6时30分,太阳刚刚半跃出海面,正在东海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3”船,全体科考队员及船员齐聚驾驶甲板,举行升国旗仪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送祝福,祝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东方红3”船党支部书记王辉介绍,除了举行升国旗仪式,他们还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举办爱国主义歌曲演唱比赛等活动,一起欢度国庆。
王辉说:“国庆之日,天公作美,晴空万里,只有2级海风和0.5米的轻浪,海况良好,适宜开展科考作业。”
自7月中旬“东方红3”船从青岛起航以来,王辉和同事们已经在海上航行了近80天,航迹遍布黄海、东海、南海,航程达9700余海里。这一航次,并非都是一帆风顺,也有波涛汹涌,海况恶劣的时候。“在南海海域,我们就遇到了6次台风。”王辉说,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船长、首席科学家凭借丰富的科考经验,认真研判气象数据,科学合理规划航线,总能把对科考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
自1988年参加工作,今年56岁的王辉,与船为伴,逐梦深海大洋已37年。他出生于内蒙古,儿时看惯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见到更加浩瀚无垠的大海。后来,他报考了船舶轮机专业,如愿以偿,成为了逐梦蔚蓝,为祖国科考事业远航的人。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印度洋、太平洋……他的足迹遍布全球诸多海域,最长的单次航行持续了69天。
尽管在航行中遭遇过狂风暴雨、滔天巨浪,体验过晕船呕吐、失眠不安、思念亲人等,但王辉依然坚定地说:“我热爱我的职业,它蕴含着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
谈起自己的亲密伙伴——“东方红3”船,王辉说,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一代深海大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吨位达5602吨,是国内首艘、世界第4艘获得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最高等级——静音科考级证书的科考船,于2019年投入运行,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从‘东方红’船,到‘东方红2’船,再到‘东方红3’船,以及‘天使1’船,中国海洋大学是目前唯一拥有一支科考实习船队的高校,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创新型海洋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辉回忆,有一次在大洋开展调查工作,突然驾驶室高频传来汉语,当时周围目视是看不见任何船舶的,耳边响起清晰的声音:“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东方红3’船需要帮助吗?我们就伴航在你一侧。”那一刻,船上每一个人内心满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无法用言语表达。“在大洋深处的我们并不孤单,身边是我们的海军,身后是我们强大的祖国。自豪感油然而生,工作起来就更有劲了。”王辉说。
根据行程,10月5日,“东方红3”船将靠泊青岛母港。“今年赶上了中秋节,终于可以与家人一起赏月了,团圆的感觉真好。”王辉说,以往大部分中秋节都是在船上,他和同事们一起策划中秋晚会,或借助科考的忙碌来冲淡思乡、思亲的情结。
根据计划,在青岛经过四天的休整后,他将和同事们踏上新的航程。“我们知道什么是不易,更知道什么是担当。建设海洋强国,我们应当有所作为。”王辉说。
文:大众日报记者 薄克国 青岛日报记者 李勋祥 通讯员 冯文波
新闻链接:【大众日报】科考船上,升起五星红旗
编辑:冯文波
责任编辑:李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