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9月19日,中国海洋大学第四届本科生夏季学期国际课程周结束。本届国际课程周为期四周,共开设45门全英文国际课程,内容涵盖大数据分析、数智金融、先进半导体材料、基因工程、灾害防控、跨文化管理、可持续性与国际私法等前沿领域。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48位知名学者,与校内57位专业教师一道,为2000余名在校生共同打造了一场贯通中外的学术与文化盛宴。
艺术系“国际课程-俄罗斯柴院大师班(管弦乐合奏)”
国际课程周作为学校“国际胜任力进阶行动”的关键举措,以“全球名师+ 沉浸式学习”为特色,通过汇聚世界一流高校专家学者来校授课,构建“人才培养-学术研讨-文化交流”协同推进的三位一体国际化育人平台,在浓厚的跨文化氛围中拓展学生全球视野,系统提升国际胜任力。今年国际课程周在以往基础上进一步突出 “交叉融合、实践赋能”,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形态。学部、各学院(中心)精心组织学术工作坊、实验室开放交流、胶州湾海岸带现场教学、中外文化沙龙等特色实践活动,实现课堂教学向认知实践的有效延伸。同学们不仅能够聆听全球顶尖学者的前沿授课,还能通过面对面交流,与国(境)外教师、本校教师共同探讨学科热点议题。在深度互动中,学生进一步提升了以全球视角、多元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探索科学前沿的学术热情与突破创新的思维潜能,并将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有机融入学习过程,为提升国际胜任力奠定了坚实根基。
海洋与大气学院“国际课程-大气物理与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及遥感概论”
国际课程课堂集锦
中国海洋大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积极顺应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和参与全球治理的新要求、新需求、新使命,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系统探索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新路径,启动本科生国际胜任力提升计划:OCEANS to Global。教务处协同各教学单位,持续深化与国际知名专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在本科教育教学领域的合作,以多元化学术交流平台为纽带,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着力培养具备国际胜任力的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
文:于诗雯 图:各学院任课教师
编辑:赵奚赟
责任编辑:刘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