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期项目评审结果日前公布,截至目前,中国海洋大学共获批各类项目211项,同比增长12.8%,创历史新高。获批直接经费1.18亿元,同比增长12.3%,创“十四五”新高。
基础研究基本盘持续夯实。学校通过建立科学谋划、深入挖潜、高效组织、重点突破的新范式,今年集中接收项目申报首次突破千项,获资助首次突破200项大关,在竞争日益激烈、全国资助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本年度学校面青资助率达22.4%,青年基金资助率达30.9%,稳居全国高校前列。重点类项目持续突破。构建重大项目突破模式,通过聚焦重大需求有组织的谋划申报,高层次教授申报贡献率持续提升;本年度学校获批重点项目7项、重点国合项目1项,创历史新高,为学校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筑牢基本盘。高层次人才持续涌现。2人获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人获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总数与学校历史最好成绩持平。 “十四五”期间共有10人获得国家杰青资助、16人获得国家优青资助,分别占在校国家杰青、优青的30%和40%。
近年来,学校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持续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工作方向。对近5年的基金工作全面复盘,分析新形势新变化,系统梳理基础研究薄弱点,将稳定资助率、提高人才贡献率、紧抓人才项目作为工作重点。二是科学测算指标,精准对标落实。提出“申报饱和率”等基金特色指标,科学研判各单位的申报数量和关键突破点,从“经验管理”向“数据驱动”转变,为基金申报提供科学指引。三是精铸人才体系,激发创新活力。不断优化“识才、育才、荐才、成才”的科技人才培育模式,建立系统化、阶段化、模块化的人才培育模式,深挖基础研究人才蓄水池。四是紧盯关键环节,聚力重点突破。紧跟国家基金政策调整,紧盯项目申报关键环节,紧守学风学术道德底线,建立申请质量四维控制体系,实行“一院一策”,全员全链条全方位提升质量。
下一步,科学技术处将继续加强有组织科研,强化顶层设计,把科学基金作为提升基础研究水平的有力抓手,加强科技人才培育,提高科研服务效能,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通讯员:钟伟 魏俊峰
编辑:刘莅
责任编辑:刘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