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7月6日至13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主办、崇本学院与中英联合研究中心承办的2025年中国海洋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国际暑期学校暨中英海洋科学青年学者交流营在青岛举办。本届国际暑期学校暨交流营以“海洋之约:探索·融合·发展”为主题,旨在搭建地球科学拔尖人才的国际交流平台。活动得到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国际青年来华交流项目的资助,共吸引来自东安格利亚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思克莱德大学、朴次茅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2所高校的58名学员参与。
7月7日上午,开班仪式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举行。学校副校长刘勇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他表示,此次活动为来自全球不同高校的优秀青年搭建了交流平台,希望营员们通过学科交叉和跨文化协作,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共同探讨海洋的奥秘。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团委书记周国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2022级代言、东安格利亚大学2021级学生Joshua Margand和Marc Toghill作为代表先后发言。崇本学院副院长赵栋梁宣布开班。
此次活动课程内容由前沿学术与实践、野外考察与实习、文化体验与交流三部分组成。包括海洋科学前沿讲座,科学可视化短课程,崂山地质考察,潮间带调查实习,“东方红3”船及“深海一号”科考船、物理海洋学实验室、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深海基地参观,茶文化体验与实践,崂山非遗民俗体验等。
7月13日上午,国际暑期学校暨交流营结课仪式在崂山校区举行。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海洋主题纪录短片并进行结课汇报,分享参加此次国际暑期学校的收获与感受。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宋宇然、崇本学院院长高会旺为学员颁发结课证书。
中国海洋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国际暑期学校自2021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五届,累计吸引来自国内外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名学生参与。依托国际青年人才来华交流项目,本次暑期学校创新升级,融合举办“中英海洋科学青年学者交流营”。通过跨文化沟通、多学科交叉、多基地联动的创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青年学生探索海洋的实践与合作能力。
通讯员:王雪
合影
编辑:刘莅
责任编辑: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