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7月15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与椭圆时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中国海洋大学深远海与极地渔业研究中心协办的“海洋渔业卫星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首次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召开。
本次研讨会旨在整合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科与椭圆时空科研、技术优势,深化卫星数据在产学研融合和多学科交叉中的应用,汇聚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洋发展研究会、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会、国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中鲁海延远洋渔业公司、青岛市远洋渔业协会、青岛浩洋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合肥九盛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科研力量,联合攻关海洋渔业科技难题,推动成果应用推广,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粮食安全及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研究员、高分专项副总工程师赵文波,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秘书长卫征以线上方式出席学术研讨会并致辞。他们对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表示祝贺,期待校企合作实现海洋渔业空天信息应用新突破。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艾庆辉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学科基础与人才优势,并表示将与椭圆时空等企业共同推进海洋渔业卫星应用技术创新,为海洋强国建设及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椭圆时空创始人、董事长、首席科学家张涛在致辞中表示,椭圆时空将与中国海洋大学通力合作,推动我国首颗海洋渔业卫星发射。希望依托联合实验室平台与中国海洋大学及生态合作伙伴携手,助力空间技术赋能蓝色经济,并期待此次研讨会能集思广益,探索产学研融合新范式,拓展海洋应用新场景,以科技守护海洋未来。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刘阳、椭圆时空副总裁付云浩作主旨报告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刘阳作了题为《联合实验室发展与规划》的报告,介绍实验室合作基础及研究方向。椭圆时空副总裁付云浩作了题为《海洋渔业卫星应用产业规划》的报告,分享了公司产业发展思路及卫星应用设想。
随后,多位专家带来专题报告。联合国“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执行主任郑伟介绍了 “海洋十年”项目全球进展。山东省海洋科学院所长、研究员宋爱环分享了针对海洋牧场智慧化建设的观点。中鲁远洋青岛海维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亮介绍了海洋渔业卫星技术在中鲁公司远洋渔船的应用。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马毅介绍了全球海洋环境遥感融合数据集研制及应用情况。
联合国“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执行主任郑伟,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所长、研究员宋爱环,中鲁远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维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亮,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马毅先后作专题报告
在讨论环节,来自海洋渔业、卫星通信及相关企业的代表围绕产业需求、技术应用、产学研协同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提出了合作意向和项目构想。
椭圆时空总裁邸凤萍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会议为海洋渔业卫星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联合实验室将聚焦实际需求,推进空天地海一体化感知体系和卫星端核心技术研发,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异构数据融合,推动成果转化与技术应用,助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会为“海洋渔业卫星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未来建设和成果转化提供了清晰方向,也为我国海洋渔业智慧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依托卫星遥感与空天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实验室将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中国方案,引领全球渔业未来。
通讯员: 常棣菁 闫亚鲁 田浩 图: 陈冰清
合影
编辑:刘莅
责任编辑:刘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