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7月10日至11日,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培训班在大连举办。本次培训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近海物质输运与环境综合管理院士工作站、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教育培训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论证评估质量管理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工程标准化分会共同承办。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会长屈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杨掌众、大连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秦强、中国海洋大学非学历教育管理处处长刘召芳等出席开班仪式暨培训基地揭牌仪式。
杨掌众在致辞中表示,协会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总要求,以更高标准保证监测数据 “真、准、全、快、新”为目标,充分发挥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的支撑、引领作用。他表示,此次培训将推动各级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公众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希望大家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深度交流,碰撞智慧,将先进理念和技术带回到实际工作中,为更有效地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注入新动力。
秦强在致辞中指出,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道防线,针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大家能够充分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共同探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科学系统规范的评价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技术人才,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刘召芳代表中国海洋大学致辞,感谢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及各相关单位长期以来的支持,对来自全国涉海单位的学员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百年海大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刘召芳表示,当前中国海洋大学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一流大学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国海洋大学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海洋领域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与培训的高端平台,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队伍。
本次培训班旨在通过系统梳理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技术要点,解析典型案例中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帮助大家构建更完善的技术知识体系。课程涵盖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评价认知、导则政策、影响分析、现状与预测、保护措施及风险评价等领域。授课团队由多位业内资深专家组成。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教授、海洋教育培训分会副会长鲍献文主持开班仪式,大连市海洋发展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仪式。培训班为期2天,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
通讯员:辛姿仪
编辑:冯文波
责任编辑:刘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