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李华军院士做客研究生“思政名家讲坛”

作者:车晓飞 潘亚威来源:研究生院发布时间:2025-04-25

字体:

本站讯 4月24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思政名家讲坛”第37期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装备基础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海洋工程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李华军教授作题为《研究生科研素养与能力进化及多维竞争力锻造——立足学科前沿,服务国家需求,探索人才成长路径》的精彩报告。

李华军院士以“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与国家科技创新”为经纬,生动阐释了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路径与战略图谱。从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跃迁到深海采矿机器人的国产化突破,从人才成长路径探索到“元能力×硬技能”的竞争力模型,李华军院士海洋工程学家的全局视野,提出培养新时代高层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应突破学科壁垒,将学科前沿探索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在“顶天立地”的科研实践中实现知识生产、技术突破、产业变革的三重价值统一。他强调,要在定力中锤炼硬核本领,在海洋般深邃的探索中保持敬畏与热爱,以中国智慧应答时代之问,为加快构建海洋生命共同体贡献海洋科教力量。

学生提问

报告结束后,现场开展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李华军院士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深入解答。针对在海上风电和深远海养殖跨领域组合的风渔融合新模式相关的科研素养及协同创新关键指标问题,李华军院士指出,应聚焦工程可行性、成本效益分析及抗风险能力评估,整合关键领域技术资源,优先攻克海区风浪等关键问题,通过经济模型验证实际应用潜力。在谈及人工智能技术对科研领域的赋能与潜在风险时,李华军院士对人工智能在文献检索和方案优化中的高效驱动给予了肯定。同时,他强调需明确其“工具属性”,警惕“技术惰性”,应重视学术原创性,结合专业需求定制AI工具,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对于如何提高对国家课题的敏感度及打破学科壁垒问题,李华军院士建议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以本学科底层逻辑为支撑,跨学科协作以突破壁垒,依托团队解决复杂问题,以目标为导向驱动跨领域知识整合。

报告会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朝晖教授主持。会议共设崂山校区、西海岸校区、三亚海洋研究院三个会场。学校研究生导师代表和2024级博士研究生共计1000余人在线上线下同步聆听了报告会。

通讯员:车晓飞 潘亚威 图:刘品鑫 李华昌

编辑:刘莅

责任编辑:李华昌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