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粽香传文脉”主题活动

作者:马海鹏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04-12

字体:

本站讯 粽香飘万里,情怀赓续长。4月10日,学校工会带领2023级环境工程专硕班在南海苑社区第三食堂举办“春风化雨”文化浸润行动——“粽香传文脉”主题活动,通过手工制作,现场体验,切身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粽子,又叫粽子饭,是中国传统的节令食品,特别是在端午节期间享有盛誉。它是将糯米、豆类、肉类、蛋黄等食材包裹在竹叶、荷叶或箬叶等叶子中,经过蒸煮而成的食品。

粽子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广为人知的传说与屈原有关。屈原是楚国的爱国诗人,在得知国家被侵略并失去了希望后,投江自尽。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屈原,纷纷将米投入江中,避免鱼虾食用他的遗体。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端午节的粽子文化,成为纪念屈原的重要方式。

制作步骤:

1.准备食材:浸泡好糯米至米粒变软,准备蜜枣、豆沙、咸蛋黄等馅料。

2.制作粽子:首先取两片较大的粽叶折叠成漏斗状,其次填满糯米和喜欢的馅料,然后将上端粽叶向下合拢包裹住内馅,最后将粽子“五花大绑”。


3.蒸煮粽子:将包好的三角粽放入大锅中,加水蒸煮3个小时,在粽子“成熟”后捞出晾干即可。

包粽子看似简单,其实有些技巧,稍不注意粽线就会松开。工作人员耐心地与同学们分享了包粽子的秘诀。在指导下,同学们渐渐掌握了技巧,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手忙脚乱。学校工会曹少鹏主席表示,高校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使命,通过搭建劳动育人平台,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弘扬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欢声笑语中,粽叶和糯米在大家的手中融合成了一个个香甜的粽子。参与师生在校园弘扬尊重劳动、热爱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共同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环境。

通讯员:马海鹏

编辑:马亚宸

责任编辑:赵奚赟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