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3月27日,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支持中心、海德学院在崂山校区行知楼举办一场教学发展午餐会,邀请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庄昀筠教授以“解码师生对话的‘双向奔赴’——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创新实践与全球胜任力培养”为主题作报告。海德学院党委书记马宇虹致辞,教学支持中心副主任姜永玲教授作报告总结。
庄昀筠从科研与教学创新的范式对比分析导入,直面教与学不同频的新学情、新问题,用学习科学理论阐释如何让学习更科学、更有效、更快乐。她以“生物海洋学”为例,从“新、心、行、信、形”五个方面展开,结合目标、内容、环境、快乐、反馈等方面介绍了所采取的教学创新举措,包括重构教学内容、重视教学设计、回归快乐课堂等。她表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目标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力和全球胜任力。教师要向学生传递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的理念,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文化根源和世界观,扎根中国、融通中外、面向未来。
庄昀筠还就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从全球胜任力的六大核心素养、拔尖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方案的架构、合作培养本科生与研究生情况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分享了海洋环境科学国际高端人才合作培养典型案例启示,以及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合作培养项目执行心得体会。
提问环节,庄昀筠就“双语课程建设如何兼顾专业学习与语言学习”与参会教师展开交流探讨。
本次活动以教学午餐会形式举办,来自海德学院、法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基础教学中心等单位40余位教师参加活动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
通讯员:常顺
编辑:常顺
责任编辑:冯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