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海洋大学坚持“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通识课程建设,不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2025年1月14日出版的《中国科学报》在“大学观察”版以《这门通识课,叫好又叫座》为题,对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邢磊教授负责的通识课“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的创新与实践进行了重点报道,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
《中国科学报》 (2025-01-14 第3版 大学观察)
“这门课的‘沙滩寻宝’实践活动让我看到海洋地球物理人的智慧,使我切身体会到了探索地球的乐趣”“作为一名文科生,地球物理原本是遥不可及的高深学问,但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老师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使我受益良多”“强烈建议学弟、学妹选修这门课,在学习中认识海洋、认识地球”……又逢学期末,在中国海洋大学通识课“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的结课仪式上,同学们纷纷表达上课的收获和感悟。
“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这门通识课于2020年秋季学期开课,至今已连续开设9个学期、共18个班次,有1000余名学生选修此课程。作为一门面向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开设5年来,这门课之所以“叫好又叫座”,令学生频频点赞,与授课团队坚守中国海洋大学“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精雕细琢,注重实践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密不可分。
师生在青岛石老人海滩开展“沙滩寻宝”实践教学
精雕细琢,打造通识教育“金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用于能源勘探的海洋地球物理手段,尤其是海洋地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由于涉及大量物理、数学和地质学知识,海洋地球物理这一学科往往让人望而生畏。如何使这样一门学科变成能通行于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人群之间的,助力学科交叉创新的“硬通货”,曾一度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邢磊冥思苦想的问题。
“中国海洋大学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以培养海洋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学科专业,也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刘怀山表示,在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依托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经验,开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课很有必要。
“打造一门无专业门槛、有学理深度、助交叉创新的通识课,起底海洋地震勘探的前世今生,提升学生对地球探测技术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历经长时间的思索与准备,邢磊和授课团队成员达成一致意见,通过类比医学上给人做CT的方式,给这门课起了一个接地气的名字——“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
经过精心准备,“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在2019年获得中国海洋大学通识课立项。2020年秋季学期,该课程出现在学校的选课系统中,两个班共计100人的选课名额很快就被学生一抢而空。
然而,等到2020年秋季学期结束时,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却并不是很好。“学生反馈专业性强、听不懂,学习获得感差、自我评价低。”邢磊坦言,当时的授课团队面临不小的压力。
通过参加学校教务处组织的座谈、专家听课反馈、学生问卷调查、聆听其他通识课程,以及授课团队每周一次的线上交流会、集体备课会、集体学习《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他们对于这门课的认知从最初的“专业课简化版”“科普教育”逐渐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通识课的精髓不仅仅是讲授的内容,还在于传递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递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价值观念、一种交叉融合的思想理念。”邢磊说。
5年辛苦不寻常,教学团队精心打磨课程,全面提高课程质量。“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从最初的浓缩版专业导论,已变为更具宽度和深度的通识课程;从传统“满堂灌”,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形式课堂教学模式;从“一锤定音”的期末考核,变为多元化过程性考核。课程形成了由6个地球物理知识要点、8个教学案例库、3个野外实践基地组成的稳定课程内容模块。围绕国家海洋资源重大需求而不断创新的教学内容吸引了众多学生选课,成为备受青睐的“高能课”,赢得点赞无数。
2024年3月,“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获评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这份荣誉更加坚定了我们坚守讲台、打造‘金课’的信心。”邢磊表示。
师生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开展“蛟龙探海”现场教学活动
课程思政,涵养谋海济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