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青春篇章

作者:通讯员来源:法学院法学院发布时间:2024-12-12 字号:

本站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法学院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推动普法形式创新,融入改革理念,培育宪法宣教“新质”,大力推进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普法工作,把宪法宣传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文化教育、法治实践教育全过程。

一、“习”思明理,照亮法治前行路。

自增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为必修课程以来,学院多次围绕党中央有关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法治之声”工作精神开展教学研讨,优化授课内容,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围绕立法研究、风险治理等主题,开展违宪案例探讨、宪法原文诵读,将普法小剧场带到课堂,带动青年团员一起学;青年教师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宪法学习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我国宪法理论和宪法制度的影响力。学宪研理,挺膺担当。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晟刊发《为什么要认真对待党内法规?——从党政关系的宪制功能视角切入》一文,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兴领域立法研究;李晟教授、刘惠荣教授与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共作《“习近平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学习笔谈》一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强调要着力法学新兴学科发展与学科交叉融合,为我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法学院青年教师吴双在著名综合类CSSCI期刊《开放时代》2024年第6期发表《因立宪而文明:梁启超立宪思想中的国民程度与文明等级》一文,深入探究近代中国立宪思想内涵,挖掘近代立宪思想的当代价值。

法学院教师吴双在《党内法规研究》发表论文

探析法理,交流共进。922日,法学院青年教师张权参与“纪念五四宪法 70 周年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0 周年”学术研讨会,共话人大制度70年光辉历程。923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田雷教授莅临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开展“我国现行宪法 1988 年修改始末——一个微观史的考证”学术讲座,深入剖析1988 年宪法修改细节,推动青年学子在探寻宪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中感悟宪法对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1026日—27日,法学院青年教师张权应邀参加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李步云法学奖颁奖典礼,并以《宪法连续性的学术建构——重访“五四宪法”与〈共同纲领〉关系命题》为题作发言,深入挖掘新中国宪法连续性的学术内涵。

法学院教师张权参加学术研讨会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田雷教授学术讲座

媒体赋能,向新而行。法学院持续深化“法源”宪法主题宣传专栏,发挥新媒体法治文化传播阵地作用,坚持多角度、多领域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宪法与科技”一题重点关注宪法对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的保障与影响;“宪法与教育”一题聚焦宪法在人才培养、教育事业中影响,体现宪法在海洋人才培育、海洋科技攻关、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宪法与公民权利”一题着重解读宪法如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通过将宪法与当代生活的完美融合,进一步扩大了普法宣传力度。宪法宣传周推出近20篇宪法主题推文,加强了宪法法治文化建设。

法学院在公众号开辟宪法宣传专栏

二、躬行宪韵,润养法治厚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做好新时代宪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在第十一个宪法日来临之际,法学院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持续推进宪法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

普法形式创新,普法内容优质,普法效果求实。法学院指导中国海洋大学法律协会,联手法学院研究生会法律咨询中心以及青年团员,共创宪法情景剧《成长之路》,生动有趣地讲解了“受教育”与“劳动”具有的权利义务双重性质。在宪法宣传周4次深入校地,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宪法精神在公民心中植根发芽。法学院研究生会法律咨询中心联合王哥庄司法所,走进王哥庄街道东泰小学,通过“法在心中”套圈、“依法依规”投壶、宪法飞行棋以及宪法知识抢答等趣味性、沉浸式普法宣传活动,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宪法相关知识。

“躬行有法”志愿服务队走进李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探索&+”模式,汇聚青春力量,形成普法合力。法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协同模式,通过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探索普法释法新路径。联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携手山东大学(青岛)、中国石油大学等众多高校,以“&”的理念联合举办的“油韵海情共传宪法之义,工魂山意齐展志愿之力”活动,凝聚普法合力;走进中小学校、社区、文明实践中心,以“宣讲团+”的形式开拓普法阵地,激发普法活力。

三、“竞”逐扬威,砥砺法治锋芒

知义讲法,点亮未来。1013日,第九届山东省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素养竞赛省级决赛高校组落下帷幕,中国海洋大学法学专业2023级本科生宋珺婷荣获山东省一等奖。法学院团委紧跟号召,举办“学宪法·讲宪法”宪法主题赛事,通过考察宪法原文、发展历程、宪法实践等多维度宪法法律知识,以赛促学;通过主题演讲、评委评析,助力青年学生讲好宪法故事。

文落述法,真理不朽。宪法护个人权益、固国家根基、引法治方向。为进一步激发驻青高校广大学子对宪法的深入学习热情,促使宪法精神深深扎根于学子心间,山东大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等六所驻青高校携手举办“12· 4”国家宪法日征文大赛。经过此次比赛,同学们锻炼了写作能力,提升了对宪法掌握程度与灵活运动的能力。

恒心篆法,挑战自我。学院注重在大型赛事活动中融入宪法要素,于10月末至12月初举办法律综合能力大赛,复试环节特别考察了宪法法律知识;并将宪法精神贯穿民事纠纷解决、网络安全保障等各领域法律综合素养考察中。连续十七年举办校级研究生德育品牌——研究生法律文化节,通过组织法律文化大讲堂、“法律大侦探”剧本杀、“法律直通车”等活动,在以案释法中加深青年学子对宪法知识的记忆和学习,成为校内法治宣传的重要窗口。

展望未来,法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不断创新宪法宣传教育模式,加强以案普法工作,以更生动、多元的方式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助力“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编辑:马家彬

责任编辑:赵奚赟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