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极地海洋与全球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作者:王晓薇 史久新来源:海洋与大气学院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4-10-27 字号:

本站讯 10月22日至24日,第三届极地海洋与全球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本次会议是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和中国海洋大学极地周的活动之一。来自28家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18家国外大学和研究所的180余位科学家、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话学术前沿。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出席开幕式,副校长林旭升出席闭幕式。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纪委书记、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领队王金辉校友作为特邀嘉宾出席闭幕式。

刘勇向与会国内外代表表示欢迎,并回顾了学校百年历史和40年极地考察发展史。重点介绍了学校在建设海洋强国和推动全球海洋合作方面作出的贡献。他表示,今年是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也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希望与会科研工作者加强合作,深入认识极地变化及其影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开幕式由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史久新教授主持。开幕式后进行了大会主旨报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Matthew England院士介绍了过去50年极地海洋水团变化并预测了未来的变化趋势。“气候和海洋—变率、可预测性及变化(CLIVAR)” 研究计划项目办公室主任Agus Santoso教授分析了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变率对南极海冰融化和冰架下海洋变暖的影响。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副校长Yuri Mazei教授则关注北极海洋底栖纤毛虫生态学,探讨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华盛顿大学傅强院士、麻省理工学院Judah Cohen教授、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Young-Oh Kwon研究员以线上报告形式分享了北极海洋增暖、北极放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报告为理解极地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提供了最新的洞见,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会议期间,来自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美国、日本、印尼、英国等国家的70余位学者,围绕海洋冰冻圈变化及冰-海相互作用、极地海洋动力与热力过程、极地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大气与极地海洋耦合及其全球效应等4个专题,在现场和线上做了52场口头学术报告,分享了21份墙报报告,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学术探讨。

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海洋与大气学院、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生命学院、水产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海洋大学已经建立了一支多学科的极地科学研究队伍,涵盖了多个研究领域和技术支持领域,累计超过200人次参与了极地考察,为极地海洋与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海洋大学自2022年起,每年举办“极地海洋与全球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iSPOGOC)”,提供交流成果、加强合作的国际平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通讯员:王晓薇 史久新 图:王永俊 张卓

合影

编辑:刘莅

责任编辑:刘莅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