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日,山东省海洋局网站发布了《关于2023年度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获奖成果和人选的公告》,中国海洋大学共获奖11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青年海洋科技奖1人,获奖数量位居首位,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山东省海洋科技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学校获奖项目分别为:水产学院董双林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暖温带深远海鲑鳟鱼类养殖模式构建与示范”、水产学院张崇良副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山东近海渔业生物资源的结构演变与修复策略”荣获一等奖;医药学院于日磊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洋芋螺多肽的结构优化与作用机制研究”、海洋生命学院赵妍副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耐受高CO2烟气微藻的选育及固碳速率研究与应用”、工程学院张茴栋副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极限波浪演化机理及诱导船体结构失效机制研究”、医药学院李平林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洋天然产物多靶向预测及其精准识别研究”、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徐继尚副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黄河三角洲海堤稳定性关键影响因子研究”荣获二等奖;水产学院李贤教授荣获青年海洋科技奖。
水产学院董双林教授带领研究团队面向发展深远海养殖的战略需求,首次提出了利用暖温带深远海深层冷水养殖鲑鳟鱼类战略构想,创制了暖温带深远海冷水性鱼类养殖大型设施和系列配套装备,突破了鱼鳔补气、养殖容量评估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暖温带海域冷水性鱼类规模化周年养殖的世界性突破,引领了我国深远海养殖的发展。水产学院张崇良副教授所在团队针对我国渔业生态系统退化和渔业资源衰退等问题,以山东近海典型海域为研究对象,阐明了渔业资源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个层次过程,揭示了渔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变及其对环境变化与捕捞压力的响应机制,开发了面向渔业生态系统的评估与管理方法,研究成果对于海洋渔业管理与资源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由山东省海洋发展研究会、山东省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于2020年联合设立,旨在鼓励我省海洋领域的科技创新,调动海洋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推动海洋产业发展,主要奖励在推进我省海洋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本年度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共授予12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10人获青年海洋科技奖。
通讯员:廖巍 褚嘉杰 图:刘思凡
获奖项目证书
附:中国海洋大学获得2023年度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项目清单
序号 | 项目(人选)名称 | 等级 | 主要完成单位 | 主要完成人 | 所属单位 |
1 | 暖温带深远海鲑鳟鱼类养殖模式构建与示范 | 一等奖 |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万泽丰海洋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 | 董双林、孙大江、王勇强、黄六一、李红、高勤峰、李泽明、张美昭、齐兴 | 水产学院 |
2 | 山东近海渔业生物资源的结构演变与修复策略 | 一等奖 |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 张崇良、薛莹、徐宾铎、纪毓鹏、牟秀霞、丛旭日、孙远远、任一平 | 水产学院 |
3 | 海洋芋螺多肽的结构优化与作用机制研究 | 二等奖 |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 于日磊、赵阳、陈棽、李晓 | 医药学院 |
4 | 耐受高CO2烟气微藻的选育及固碳速率研究与应用 | 二等奖 | 中国海洋大学 | 赵妍、潘克厚、唐学玺、李赟、朱葆华、李竣、赵一蓉
| 海洋生命学院 |
5 | 极限波浪演化机理及诱导船体结构失效机制研究 | 二等奖 | 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招商局邮轮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 张茴栋、师桂杰、吉春正、赵勇、于立伟
| 工程学院 |
6 | 海洋天然产物多靶向预测及其精准识别研究 | 二等奖 | 中国海洋大学 | 李平林、王慈丽、张家瑞、宗愿、石星 | 医药学院 |
7 | 黄河三角洲海堤稳定性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 二等奖 | 中国海洋大学 | 徐继尚、丁咚、王国阳、李广雪、李鹏、乔璐璐、张少同 |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
8 | 李贤 | 青年海洋科技奖 | 中国海洋大学 |
| 水产学院 |
9 | 绿色高效凡纳滨对虾生物饲料的研发与推广 | 二等奖 | 青岛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 朱伟、张文兵、赵敏、李洪琴、冯政夫、张彦娇、刘匆 | 水产学院 |
10 | 海洋食品加工副产物智能化全利用生产免疫增强饲料蛋白的关键技术与示范 | 二等奖 | 山东美佳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 | 郭晓华、齐祥明、林洪、张永勤、董浩、李有钢、孙爱华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11 | 莱州湾开发活动对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 二等奖 | 青岛博研海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 | 朱龙海、于晓霞、冷星、尹砚军、杨雪娜、张伟、时培石 |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
编辑:赵奚赟
责任编辑:李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