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中国海大“海润春山”绿春支教队奔赴大山深处 留下暖心故事

作者:钟婷来源: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08-07

字体:

本站讯 714日,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海润春山”绿春支教队来到云南省绿春县牛孔镇牛孔村纳卡小学开展为期五日的支教活动。当山海相逢,“心”的故事正悄然发生。

暖茶结缘初遇

一路颠簸,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支教队终于抵达彩云之南。车辆缓缓驶入学校,当地学生的热情问候与灿烂笑容迎面而来。“你们好呀!”“老师你好!”的声音不绝于耳。下了车,一些同学热情地给队员端茶。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唤住支教队员:老师喝茶。但当时的支教老师并不渴,婉拒了她的好意,她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不知所措。“没关系,再递一次。”小女孩的同学鼓励她。羞怯的她又鼓起勇气再一次把茶递给了支教老师。两双手交接的不仅仅是一杯茶,更是山与海的美好邂逅。

绘画描摹心灵

走进云南大山深处,支教队也将艺术带进了课堂。课前,一位小女孩热情地询问支教老师会不会画画,老师笑着回答不会,转而开玩笑般问小女孩能不能给她画一幅。“当时只是随口一提,并没有想到她竟真的送了我一幅。”收到这幅画,支教老师满脸惊喜,在这之前,她甚至还不知道小女孩的名字。“很难形容当时的感受,开心、惊喜却也有一丝愧疚。”支教老师说到。满怀着这份感动,支教老师用摄像机记录了这一美好时刻。大山孩子的纯朴与炽热,也定格在这一张小小的照片中。

泥雪糕送达祝愿

捏橡皮泥,支教队与同学们一起丰富课余活动。一个小朋友背着双手,在支教老师的惊讶下,送出了一个带着笑脸图案的雪糕橡皮泥作品。“老师,如果你不开心就看一看这个雪糕,这样你就开心了。”炎热的夏天,教室里热火朝天地动手捏橡皮泥,但教室的一个角落好像充溢着这个雪糕带来的清凉。一个小小的泥雪糕,送达的是同学们对老师的美好祝愿,更是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

折纸传递温情

了解到小朋友们喜欢做手工,支教队员决定教大家折纸。当问及小朋友们会不会折纸,一个小女孩认真地看着支教队员,“我会折爱心”。她快速地用白纸折了一大一小两个爱心,然后笑盈盈地送给了支教老师,“可以把想说的话写成信放在纸中间,就像放在心中一样。还可以把大小心贴在一起。”一颗小小的纸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山与海,传递了浓浓暖意。

临别信纸倾诉心声

美好的日子总是如此短暂,五天转瞬即逝,分别终将来临。离别前的一天,同学们将自己的心声写成信投入树洞信箱。一封封信轻如鸿毛却又重如泰山,送到了支教老师的手中。展信阅读,提笔回信,心中总是充斥着热意。犹记一位同学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强烈的不舍,同时动手制作了一朵花送给了支教老师。也有许多同学或是表达自己的感激,或是倾诉未来的愿望,或是期待不久的重逢。正如一句话所言:“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正是在灵魂的交流与互动中,支教队与纳卡同学结下了深厚情谊,续写着黄海之滨与彩云之南的山海情缘。

据悉,中国海洋大学于20201月起定点扶贫云南省绿春县。此次云南之行,中国海洋大学“海润春山”绿春支教队不仅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力量,助力教育振兴,更是赓续支教精神,共同书写了山与海的动人篇章,收获心灵的交流与感动。

通讯员:钟婷

编辑:许菁桐

责任编辑:张慧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