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探索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发现乡村振兴共同的内在规律,7月6日至7月9日,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时代美丽乡村发展成就观察团”实践队在山东省莱阳市姜疃镇濯村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濯村党群文化中心、蝴蝶兰基地、梨园、山东省北方植物园以及莱阳市博物馆等地,亲身感受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伟大成就,探索总结以创新生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新局面的有益经验。
党建引领——奏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调研期间,实践团参观了濯村村民委员会与文化中心,通过采访濯村相关负责人高兵,实践队员们了解到莱阳濯村的“变形记”是一部党组织引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奋斗史。村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民主管理、依法治理三位一体,明确提出“规矩先从自己立”,成为濯村加快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乡村振兴重在党建引领,乡风文明贵在成风化人。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在实现乡村振兴新征程中的核心作用,也了解到党建如何与乡村振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笃定了队员们加入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决心,为谱写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凝聚青年强大力量。
生态建设——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实践团来到了濯村蝴蝶兰基地进行参观学习。通过采访与调研了解蝴蝶兰基地的发展经历、规模以及如何赋能乡村振兴三方面。濯村蝴蝶兰基地负责人王经理向实践队员们介绍到,如今蝴蝶兰基地通过预测市场需求逐步调整蝴蝶兰品种,进而扩大收益,推动濯村经济发展。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深入蝴蝶兰基地栽培厂间,进一步了解蝴蝶兰基地创新生态建设的新模式。
加强农村生态建设,补上乡村振兴短板。此次调研让成员们进一步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也深刻认识到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发展的各环节各方面。
产业融合——扮靓乡村振兴“新颜值”
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调研期间,实践队员们发放调查问卷,制作濯村旅游路线图,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用实践劳动践行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此外,实践队还来到山东省北方植物园和莱阳梨园。北方植物园突出社会效益,与濯村的旅游业交相辉映,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濯村旅游业单一问题,为其复合发展提供了独特方案;莱阳梨园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衍生出梨业采摘旅游、农业产业园区众多产业链条,完成了现代化农业转型。
深化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整个调研期间,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撑,也为美丽新农村的多元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解题思路”。
在濯村的社会实践调研,让实践队员们切身了解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局面,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激发了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强烈情感。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青春的热情和活力融入乡村振兴新征程中,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努力成长为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人才,谱写青春奋斗之歌。
通讯员:王奎国 于小淳 图:吕秉轩 杨雪晴
编辑:王奎国
责任编辑: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