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强化”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作者:中国海洋大学来源:中国海洋大学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3-06-30 字号:

本站讯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海洋大学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谋划、认真落实,持续围绕“四个强化”下功夫,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修订工作方案》

强化教材建设,突出整体设计和系统梳理。在教材选用上严把政治关,实现教材编印、选用全过程管理,做到“凡编必审、凡选必审”,学校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率达到100%,《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被相关教学单位作为重点教材使用。在教材修订上严把质量关,成立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工作专班,结合实际制定《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修订工作方案》,对教材建设规划、研究、开发、编写、出版等提出具体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教材修订工作科学、规范、有序,目前已修订学校自主编制的教材108部,修订内容8万余字。

依托“东方红3”船精心打造“海洋科考认知实践”课程

强化课程建设,突出机制创新和品牌打造。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理论与实践等学术研讨会,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交流,为思政课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穿、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本学期面向本科生开设思政课共计170门次,其中“概论”课开设18门次,思政课覆盖率达到100%。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设立思政课实践学分,建设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为学生提供开放、交互、沉浸式的虚拟仿真学习环境和实践教学平台,不断提升思政课的趣味性、感染力和育人效果。制定实施《中国海洋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建立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机制。截至目前,学校已有3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成3门教育部、21门省级、128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识教育中心获评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突出海洋学科特色优势,打造优质课程品牌,依托以“东方红3”船为代表的综合科考实习船队不断完善研究生“谋海济国”课程思政体系,精心打造“海洋科考认知实践”课程,深度融入“海洋强国与伟大复兴”思政元素,已成功举办30余个航次、近4000余名师生登船学习,取得良好成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青年教师座谈交流会

强化师资引育,突出引育并举和政策引导。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有思政课教师8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4人,符合1:350配比要求。严格师德教育,研究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师德专题教育工作方案》,将师德教育贯穿始终,着力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强化能力培养,完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师培养体系,推进“教研部+科研团队+名师工作室”培养模式,全方位提升教师能力水平。优化保障激励,制定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执行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完善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和聘期考核,引导和督促教师稳步成长。

党委书记田辉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强化实践育人,突出政治引领和渠道拓展。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时任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到校为干部师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为师生讲授专题党课。充实实践育人力量,吸收优秀的党政管理干部、辅导员等力量为学生讲授具有海大特色的“形势与政策”课。开发实践育人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与青岛市相关单位签订实践合作协议,面向21个街道130个社区及中小学等服务基地结对共建,6900余名学生在社区一线开展近80个实践品牌项目,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出育人实践产品,原创歌曲《新生》《山海》获评2022年度“牢记时代使命、唱响青春旋律”全国校园歌曲创作推广活动“优秀原创歌曲”奖;原创话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在青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

编辑:刘莅

责任编辑:张慧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