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5月8日13时,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西太平洋复杂地形对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重大科学考察航次(以下简称NORC2021-582航次)第二航段搭乘“东方红3”船缓缓驶离青岛奥帆基地码头,再次前往西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
继去年10月底NORC2021-582第一航段科考任务顺利完成后,第二航段搭载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以下简称西太计划)资助的5个重点支持项目,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3家单位的44名科考队员整装出发,前往西太平洋流固相互作用关键海区开展水文观测、地质取样、地球物理和ROV深海探测等作业任务。
航段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鑫研究员指出,此次调查海域拥有发育完整的沟弧盆体系、广泛的海底热液和冷泉活动、强劲的西边界流—黑潮、活跃的中尺度涡旋和小尺度内波等多尺度运动,是开展跨尺度跨圈层研究、阐明海洋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机理的理想试验区,在该海域获取的多要素、精细化调查样品和数据将充分体现西太计划三大关键科学问题的有机融合,他希望通过本航次的实施,为解决西太计划“流固界面跨圈层物质能量循环”核心科学问题提供宝贵的原始资料和有力的数据支撑。
此次调查搭载的中国科学院“发现”号ROV深海缆控潜器,属首次离开“科学”号母船,来到“东方红3”船进行科考作业。据航次项目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中心主任王毅介绍,前期针对ROV的安装和作业细节、搭载项目对ROV的具体作业需求等,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先后进行了多次技术对接,尤其今年3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多项工作遇阻,各方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了密集的“线上+线下”协调会议和沟通工作,优化技术方案,最终耗时8天成功将“发现”号ROV安装到“东方红3”船,为航次的顺利执行和各项科考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体现了“东方红3”船高效的综合业务水平和作业保障能力。
通讯员:高小惠 图:吴涛 武斌
全体科考队员在“东方红3”船合影
艉甲板设备吊装调试
编辑:刘莅
责任编辑:李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