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同心坚守 研学战疫”系列学术报告成功举办

作者:刘海波 张晓妆 车晓飞来源:研究生院发布时间:2022-04-11点击数:593

  本站讯 2022年3月15日至4月10日,为丰富师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国海洋大学精心策划举行“同心坚守 研学战疫”系列线上学术报告32场,邀请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知名教授结合多年学术科研积累和一线教学经验,面向全校师生介绍研究领域相关内容,进行云端学术交流,累计观看点赞达20万余次,全校师生用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共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32位来自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知名教授走进直播间,剖析学科研究前沿热点,分享自身科研心得体会。大到国家战略,小到海洋微生物;远到深时地球系统,近到餐桌上的牡蛎……同学们追随主讲人的思绪,可上天观气象万千,可入海探油气资源,臻享学术与科普并重的饕餮盛会。

  系列学术报告聚焦思想引领,关注社会现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再学习再认识”;胸怀“两个大局”,把握“时”与“势”……报告传承红色基因,尽显家国情怀。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教授讲述“应国家需要,我国扇贝研究六十年”,提出科研工作既要瞄准前沿科学理论,又要面向产业实际应用,要做“顶天立地”的研究;工程学院史宏达教授分享由好奇学会探索,又由探索积累到学习;海虽远,船必至,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发挥多学科的优势,为我国海洋能的开发利用贡献力量……专家学者用亲身感悟为广大学子提灯引路。提升中国海洋管理能力、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何做起;公共资源中政府公共产品和政府社会资本如何配置;人类世大河三角洲的风险与挑战怎样应对……报告不乏对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的探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

  系列学术报告强化海洋特色,注重文理兼修。关注海洋能源,打造“蓝色药库”,发展海洋人工智能,研发海洋特殊材料,如何化解海洋环境之困,怎样实现海洋食品生物制造……报告涉及的主题处处彰显“崇尚学术、谋海济国”的价值追求,激发了海大学子追随科研前辈,向海图强,逐梦深蓝的科研精神。“蓝鲸1号”“天鲲”号等宏大的海洋工程令人赞叹,Argo观测浮标的投放引领海洋观测技术革命,海洋防污涂料仍有许多关键技术亟待解决,华夏海洋文明的精神谱系徐徐展开,极地法为新时期两极科考保驾护航,全球大变局语境下的外语价值凸显,执法冗余和多样性红利的背后蕴含着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科学和人文的光芒交相辉映,二者兼容并包、相辅相成,深刻体现“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精神。

  系列学术报告培养科研能力,体现“五育”融合。专家在讲授过程中,穿插讲解同学们普遍关心的如何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怎样践行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等问题,帮助同学们找到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建立起科研工作必备的素养和能力;分享学科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启发同学们要对自己的研究做到全面了解,并着眼前沿热点;提出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独到见解,引导同学们追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体育系李世明教授的“运动是良医——‘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全民健康处方”为大家提供科学运动的方法;海军军医大学蒋春雷教授的“新冠疫情下的心理调适——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帮助大家在疫情期间调节好自身状态;感动青岛道德模范汪东风教授的“专业、职业、事业”对同学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形成正确职业观具有重要意义。系列学术报告侧重“五育”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创新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系列学术报告专家涵盖全校21个教学单位,并得到了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网络与信息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与“思政名家讲坛”“心海泛舟——防疫心氧吧”等系列活动联合,共担育人使命,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获得广泛好评。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齐祥明表示:学校在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正常教学的背景下推出的系列讲座,对人才培养起到了变被动为主动的效果。通过聆听部分讲座,发现各位专家都结合自身研究领域有效启发和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思考,如毛相朝教授非常具体地展示了文献阅读过程中进行数据库建立的有关工作,提醒同学们尝试推进以往常被忽视的数据挖掘工作,这对于学生科研素养提升都有持续性启发作用。同时,丰富的科研大餐也有助于疏导学生的心理焦虑,帮助大家更为积极、和谐、有序地安排学习生活,希望这项活动今后可以有效延续。

  2021级法律(非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耿直表示:参加系列线上学术报告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新的理解,原来法学不只局限于严谨枯燥的教义学分析,也可以走出浩繁的书简,从缤纷多彩的世界中寻找灵感,以跨越学科的敏锐视角与丰富想象力总结规律、凝练智识,为自身理论添砖加瓦。“同心坚守 研学战疫”系列学术报告不仅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得到了丰富和提高,而且让我们了解到专业之外的世界,是一次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的绝佳机会。

  据悉,系列学术报告均在企业微信-乐享小直播生成了回放,方便师生观看学习,汲取名家思想精华。恒者行远,思者常新,系列学术报告为全校师生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注重思想引领,促进学科交叉,起到了提升科学素养,推动科研创新的良好效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讯员:刘海波 张晓妆 车晓飞

附:学术报告列表及回放网址

序号

主讲人

报告题目

史宏达

海洋与能源

董跃

中国海洋战略的发展(2012-2035)与山东因应

于广利

打造中国“蓝色药库” 助推蓝色药业经济发展

李三忠

元地球与深时地球系统

毛相朝

海洋食品生物制造与营养健康

王付欣

胸怀“两个大局” 把握“时”与“势”

李世明

运动是良医——“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全民健康处方

高会旺

海洋环境之困——现象与本质

桑本谦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执法冗余和多样性红利

李建平

大气科学为何有趣有学有为

XI

李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再学习再认识

XII

董军宇

人工智能前沿进展及应用

XIII

修斌

华夏海洋文明的精神谱系

XIV

李琪

我国牡蛎产业发展与新品种培育

XV

林霄沛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知

XVI

蒋春雷

新冠疫情下的心理调适——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

XVII

王琪

中国海洋管理体制变革与能力提升

XVIII

汪东风

专业、职业、事业

XIX

王树青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XX

包振民

应国家需要,我国扇贝研究六十年

XXI

刘惠荣

新时期我国极地科技活动的国际法保障

XXII

王竹泉

公共资源配置与政府社会资本

XXIII

李德海

海洋微生物药物探索

XXIV

王厚杰

人类世的大河三角洲——风险与挑战

XXV

杨连瑞

全球大变局语境下的外语价值

——兼谈中国学生提升外语水平的十大原则

XXVI

王长云

对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XXVII

于良民

海洋防污涂料的技术实践与思考

XXVIII

张玉忠

整合海洋微生物学——学科前沿与交叉

XXIX

赵昕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分析

XXX

陈戈

海洋人工智能——从数据驱动到知识发现

XXXI

丁黎黎

蓝色金融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XXXII

崔洪芝

海洋强国 材料先行——海洋工程材料发展现状与趋势

编辑:冯文波

责任编辑:李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