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2月16日晚,由海鸥剧社编排的话剧《破阵子》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上演。该剧讲述了北宋末年,宋辽边境一处名叫“白虎荡”的穷山恶水人迹罕至之地,在辽宋纷争家国天下的宏大叙事背景之下,以宋辽边境人民二元对立的“抢妻”为叙述线索展开了一系列的爱恨情仇纠葛。
徐娘情定,奔赴大辽
鸡鸣声打破了村庄清晨的宁静。屋内传出咳痰的声音,公公一声一声地叫着徐娘。 徐娘和革阿奴睡过了头,慌乱的整理着。革阿奴不小心发出了声音,徐娘只好向公公解释说是不知哪来的野狗。
“说你是野狗,倒还知几分人情。这世人倒不如你,一条狗懂我心意。”
二人依依不舍的告别。阿奴走后,徐娘回身发现了他遗留在院子里的鞋。刚要捡起,公公十户侯走出了门。徐娘骗公公有钱掉到了地上,趁着十户侯低头找钱,把阿奴的鞋往身后扔去。起身后的公公不停地埋怨着徐娘。
“不是公公我不讲情面……要不是我那薄命的老婆和短命的儿子死得早!所以剩下咱们这一鳏一寡,所以我们就更应该相互照顾,相依为命!”
“知道了。”
“知道什么知道,我儿孝期未满,以后你不许迈出大门!走,进屋。”
十户侯拉着挣扎着的徐娘回房间。
书生陆之洲端着一摞书前来,见眼前两人正在扭捏,转身就离开,但是书本却散落一地。十户侯听到动静这才放了手。
书生爱慕着徐娘,只是性格软弱胆小,迫于对十户侯的害怕,一直不敢挑到明面上说。
书生是来将开封邸报拿给十户侯的,二人正讨论文书时,窦屠子突然拿刀从房间里狰狞的冲了出来,追着大家跑,最后被小莲嫂子擒拿治服。大家重新聚拢才知道原来是屠子在自家床底发现了一只鞋,怀疑是小莲嫂子给他戴了绿帽子。
众人吵做一团。革阿奴背着袋土,边撒边走,穿过人群,进到徐娘的房间。大家鸦雀无声的看着,革阿奴扛着徐娘穿过人群,冲出了大门。众人呆若木鸡时革阿奴却又返回,走到屠子身边,拿过鞋子,扫土而去。
光天化日之下,徐娘竟被一个辽国小兵抢走了,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白虎荡的居民恼羞成怒,决定一起把徐娘从辽国抢回来。
当大家来到宋境边沿,大辽军营近在咫尺时却一个个窝囊地抱头鼠窜而回。待众人意识到对方只有一个守军时才敢跟上。
军营的房间里,徐娘有些失落的坐在床边。革阿奴却兴致勃勃,用契丹语讲着别的事情,两人有问有答,但又没真的沟通上。革阿奴开始跳舞,逗得徐娘咯咯直乐。这时革阿奴跪在徐娘面前,敬献出自己从武器袋里抽出的一把匕首。
“定情信物?是吗?那我就当是了!”
徐娘解下一个自己的香荷包,送给阿奴。 突然门外一阵诡异的噪音,革阿奴提起一柄长戟出去查看。十户侯,书生,窦屠子,从床下挨个钻出。十户侯听到了徐娘与阿奴的对话,生气得与徐娘发生了争执。
乐不思蜀,暗流涌动
“你是我拿三百两银子买回来的!你得给我养老!走!”
屋子外面传来了契丹语,是阿奴回来了,大家全部都害怕得冲进了床下,只剩下小莲无处遁形,只好装成徐娘,躺在床上。革阿奴探上床,才发现不是同一个女人,拿起长矛。大家挨个从床下爬出来,跪到了墙角。
“阿奴!不要伤害他们。让他们走吧,他们都是我的亲人。”徐娘挡在大家面前喊道。
得知是徐娘的亲人,阿奴热情地去宰羊想要款待大家,却不想语言不通被大家误会是要杀了他们。众人一拥而上,把革阿奴压倒,又绑了徐娘。
门外风沙太大,大家灰头土脸的围坐着,想着如何才能回到白虎荡。十户侯想了几个妙计却都不可行,最后只能将徐娘许配给契丹人,众人才不用背井离乡。
徐娘与阿奴结了婚,阿奴也学会了汉语。留在大辽的白虎荡居民发现这里是个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的理想国度。就在众人乐不思蜀地享受其中时却被告知他们的临时签证即将到期。
十户侯一行人情绪低落地返回白虎荡,白虎荡一如往日荒凉景致。徐娘试图缓和情绪,但适得其反,大家因嫉妒他能留在大辽而恶语相向。 无奈的徐娘向公公鞠躬,刚转身要离开,一个侍卫飞过,风鼓击鸣声响起,所有人都被绑住。
“当朝通议大夫,侍御使,枢密院枢密使,兼“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专司,兼翰林学士,兼圣上钦点骠骑大将军文化强,文大人到——”
文大人的到来,原来是因为国策变了,辽犯金乱,朝廷想借机收回失土。辽宋大战一触即发,凡是大宋子民和辽国和亲,或有亲戚关系,或来往交流密切者,一律格杀勿论。
文大人走后,阿奴恰巧来寻徐娘。为救阿奴,大伙团团将他围住。谎称今夜子时要摆宴过节。
走投无路,移居大辽
在欢声笑语中,节日的气氛缓缓升腾。在徐娘和书生的主持下 白虎荡节日联欢晚会拉开帷幕。窦屠子不顾众人眼光,三番两次尽兴起舞,只为牵制住革阿奴的注意力,让他减少对宋辽边境冲突的关注。
用祭祖节的名义,暂且拖住革阿奴后,宋人一方向他施加了更多的策略。首当其冲的便是徐娘,她将阿奴身边的土提走,想让他迫于战士不能在非战争时期踏足它国土地”的大辽军规而屈服。
突然之间,辽军军营燃烧,火光冲天。十户侯、窦屠子、小莲、书生齐聚一堂,探寻各人未来的出路。而与此同时,阿奴沉浸在军营被焚毁的痛苦之中 。因为这意味着有去无回的死罪,与徐娘分别的决绝。
“反正留在大宋,横竖都是死,我们就一不做二不休——迁居大辽!”
在这种情形下,大宋众人决定,在隐瞒阿奴两军开战的前提下,帮他修剪军营,并依次为条件请求阿奴帮助自己迁居大辽。
“那我们就用大宋人民的热情去感化他,用我们家人般的温暖去融化他!”
大家群策群力,纷纷解囊。尽管生于斯,长于斯,为了生存,大家却不得不与白虎荡诀别,不给自己留下后路。
“大辽,才是我们的后路啊!”
与此同时,文大人正在与彭志超商讨战事,决定静待辽军反扑,灭掉白虎荡,然后我们再挥师北伐,一举夺回失土。
军营修缮完毕,变得更加雄伟壮观。大家齐聚一堂,向阿奴询问迁居手续办理情况。阿奴条分理析地介绍了技术性迁居、商业性迁居、人道灾难类迁居、家庭团聚性迁居、联姻性迁居。
“革阿奴!我们又不是没在大辽呆过,你说的这些人人都查得到!你不会就帮我们找了这些吧?”
大家大失所望,这些迁居方法他们并非不知道,只是无法满足其中的条件。他们向阿奴寻求帮助的本意,是想要“走后门”,而非按照标准的流程办事。奈何阿奴义正言辞地表示拒绝。
“但我们大辽是个守规矩的地方,条例都是透明的,人人都看得到,大家都守规矩。”
“塞银子有用还要条例干嘛?”
“不能松嘴!这是规矩!”
就在大家表面上都灰心丧气的时候,小莲拿出了一坛女儿红。
“今天咱们大家把它喝了,就当是诀别酒!喝完,咱们的缘分也就尽了!”
从小莲嫂子开始,大家轮流传递喝这坛女儿红。然后大家挨个倒地,只剩下小莲嫂子站着,然后她把革阿奴拖到一边,解开裤带……
大家渐次醒来,面对小莲和阿奴的反常姿态,场面陷入一篇混乱。窦屠子勃然大怒,徐娘万念俱灰。最终,小莲与阿奴成亲,徐娘嫁给了书生。在这样一场闹剧之下,大家都通过联姻的方式获得了迁居大辽的机会。
“咱们堂堂大宋禁军,怎么能冒然入侵盟国。这仗要打,必须得是正义的还手!”
文大人道貌岸然的声音响起。但在彭志超的坚持下,他最终只得做出出兵大辽的决定。
月黑风高夜,成为大辽人的十户侯和书生在辽军军营的塔楼站岗。他们遥望远方,不禁心生感慨。
“侯爷,你说那么些个出国的人,怎么最后都闹着要回去啊?”
“那是胸怀大宋,想为大宋社稷发展增砖添瓦。”
“我不信,这是鬼话。”
“可不,其实就是拿着了外国身份,回国高人一等,好办事!”
在两人谈天说地的过程中,窦屠子却惊呼辽军军营已被包围。来者是宋人,而此时的大宋已不再是大家的祖国,而是不共戴天的敌人。
“别怕,与我共同抗敌!”革阿奴发出了倡议。
“我们凭什么帮你打仗啊!”
“身份文书还没到呢,我们现在还不是大辽人。”
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大宋与辽国的身份认同的矛盾显现出来。但大家又不愿割舍近在眼前的辽国公民文书。最终,只有书生一人砸门而逃。
军营外,文大人和彭志超在观望军营。
“我警告你,你要阻碍我撤退,小心我在圣上面前参你贻误战机!”即使胜利果实近在眼前,文大人依然不改临阵脱逃的保守本色。
而彭志超声称,他从一个内应的口中得知,对方只有五名守军。而这个内应,便是书生。
面对文大人的诘问,书生提出了一个可以将对方守军尽数抓捕的妙计。
书生假装负伤冲到军营之下,大喊:“阿奴!侯爷!徐娘!快来救我!……”
果然,革阿奴、窦屠子、十户侯三人蹑手蹑脚的下来准备搬人,书生突然醒来拽着革阿奴不放。
“快来啊!捉住了!”
最终,文大人成功俘虏了白虎荡众人。
“没用的东西……本来十个月前,你们就该成为烈士!你们本该成为我大宋合理入侵大辽的借口。可你们倒好,贪生怕死,给辽国人修军营,害的本官还得替你们去圣上面前领罪!所以你们今天都得死!”
辽宋交战,壮烈落幕
就在行刑之时,听到一声鹰啼划破长空,原来是辽军来袭。大家侧耳倾听,听到辽国士兵口中大喊的是“逢宋必杀”。然而,辽国文书并没有解救他们,大家纷纷倒在血泊之中,只有革阿奴抱着小寡妇活了下来。但他们面对的,则是更为艰难的课题。
“那我到底是哪的人?阿奴,我到底是哪的人?”徐娘艰难地发问。
“你是大辽人!”革阿奴果断地回答。
“我是宋人啊!”徐娘反复地向阿奴强调。
“逢宋…必杀!”阿奴的口中也挤出了这几个字。
但这世上就有一样,我不能由着你,我想自个选啊!你听我说嘛,怕是这塞外的风沙,散了我头发,花了我脸,给吹胖了,吹瘦了,我也是大宋人啊!革阿奴捡起长戟,拔下脖子上的香荷包,走向徐娘。徐娘一把抱住迎来的阿奴,那把“定情”的匕首插进了阿奴的身子。
面对濒死的阿奴,徐娘悲痛欲绝,深情告白:“我是你媳妇儿,我是你媳妇儿!但这世上就有一样,我不能由着你,我想自个选啊!你听我说嘛,怕是这塞外的风沙,散了我头发,花了我脸,给吹胖了,吹瘦了,我也是大宋人啊!”
最终,徐娘也将匕首刺向了自己,选择和阿奴一同赴死。
灯光亮起。依然是白虎荡。十户侯、书生、窦屠子和小莲嫂子从血泊中爬起来。
再次面对祖国,大家也有了不同的心态。
“大宋,你是我的国啊,我习惯了忽略你、看不起你,去羡慕别人家的好光景。在你这里,我们没有权势只能被欺负,没有骨气没有脸皮才能好活啊。死到临头了我咬咬牙,做一回烈士,以前的事儿你也就别计较了,这次,我选你了。”
大伙去捡起地上的武器,准备迎敌。小莲嫂子再次阵痛。大家把小莲扶上高坡,屠子欲返回战场,小莲转身拉屠子。屠子站住了。小莲压抑住内心的不舍与担忧,温柔地说:“我知道……你要回来他有个爹爹,你要回不来……我们娘俩就有个英雄!”
文:曾钰涵 董雨奇 图:袁临临 黄丹盈 许铭慧 汝子菲
编辑:郑茜曼
责任编辑:刘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