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早报2021年11月22日版面
他是能把神秘海洋剖析于课堂之上的水产教师,他是遨游大洋之下的鱼类“发现者”,他把琳琅满目的海洋鱼类分门别类纳入自己的公众号 “海错拾遗”中引来无数水产专家的关注……他,就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80后实验师张弛。他把海洋“搬”到了自己热爱的课堂上,也把生活沉浸在遨游海洋的乐趣之中。张弛随队南极科考时捕获到科达乌贼。
淘来各种模型自造教学用具
“登高,坡顶自有青天,倘若正有一朵白云闪耀,那就望云爬坡吧。 ”这是日本小说家司马辽太郎《坂上之云》里的一句话,也是张弛的微博个性签名。 “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有感于这种奋发的乐天主义,自己能从中得到共鸣。 ”张弛便把此番感触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1987年出生的张弛,来自福建北部山区,“当初选择硕士报考海大水产专业,只因想出来看看海,尤其是青岛这片海。 ”张弛表示,“大学本科期间一次做助理研究,便对渔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海大读硕士期间跟随国内耳石研究先驱叶振江老师求学,毕业后决定留在水产学院做了一名助理实验师,教授普通动物学实验、鱼类学实验、渔场学实验课程。 ”
圆斑星鲽、蓝点马鲛、大斑刺鲀……在张弛所在的渔业资源生物学实验室里,有400多种鱼虾蟹贝类标本。 “在常人眼里,它们的面孔没有陆上生物那么可爱,甚至有点可怖,但在张老师的讲解下,这些都变成了海洋里美好的存在。 ”在学生眼里,80后的张弛朴素又可爱,他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发掘和积累海洋里喜闻乐见的趣闻,把这些快乐运用到教学和学术研究中。
“在张老师的课上,那些见所未见的海洋鱼类,会通过各种形式出现在大家眼前,这样的课没有学生会逃课。 ”走进张弛的课堂,他购置了各种海洋生物模型,用来和学生互动。从香港带回来的鱼类模型摆件,从国内各个二手市场高价淘来的奇谭南极生物扭蛋,一个个小物件通过他的再加工,形象地展示在课堂上,也感染着课堂上每一名学生。
张弛从事耳石研究有10年的时间了。“耳石是硬骨鱼类内耳的钙质结晶,起到听力、平衡的作用,并在内部以类似树木年轮的轮纹记录着鱼体年龄、环境等信息,也被称为鱼体中的‘黑匣子’。 ”多数人对“耳石”的了解只存在于身边或自己得了“耳石症”头晕目眩的症状,但对张弛来说,研究耳石能让鱼类“说话”——通过小小的耳石,就能知道一条鱼的习性和生活习惯以及成长过程,神奇又有趣。 “耳石研究是个耐心活,很枯燥,不过和我的性格比较匹配。”一天取耳石好几十颗,不断切割打磨,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张弛的灯笼鱼日龄研究耗费了5年的时间才推进了一小步。
撰写“海错拾遗”科普海洋知识
张弛可谓“冲浪达人”,他一日会更新数条微博,致力于给广大网友科普各种海洋知识。国内做海洋科普的人并不多,张弛坚持一个朴实的想法:能做一点是一点。2018年张弛带领学生做起了海洋类公众号——“海错拾遗”。“这个名字取自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洋生物图谱《海错图》,希望借此机会系统整理标本,搭建与学生互动的平台。 ”目前,张弛的“海错拾遗”已经发布250多篇文章,有耳石研究、南极风光、鱼类鉴定等,保持着专业与大众的调和。
张弛实验室的阳台一角就是他的办公室,里面有两个落地书柜,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各种书籍,《日本近海产贝类图鉴》《中国海洋生物图集》《黄渤海的软体动物》等,其中不乏珍贵的绝版书,这些都是张弛收藏的“宝贝”。张弛不仅爱藏书,他也做专业领域的图书审订工作,审订的《潜水识鱼》已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参与出版前审校的科普类图书《鱼的好奇心:关于生命、海洋及一切》获得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据了解,审订不是一个容易的工作,中国水生鱼类3700多种,他要确保书中鉴定是正确的,需要非常专业且大量的知识储备。而这些对海洋鱼类大量的知识积累,也得益于他撰写“海错拾遗”带来的收获,让他在闲暇之中行远自迩,不断开拓海洋领域边界。
登上“雪龙”号踏上南极之旅
纸上谈兵终觉浅。2019年,张弛决定带上自己对海洋的热爱和这些年积累的知识,跟随南极科考团进行实地研究。谈到南极科考经历,张弛笑称自己做到了“下五洋捉鳖”。
2019年10月22日,作为鱼类研究组科考队员,张弛乘坐“雪龙”号参与了第36次南极海上调查。在此次南极调查中,国内首次开展中层鱼类研究,“抓到鱼”是此行主要任务。在深度200米到1000米的海洋中层无光水域,怎么下网?在哪里下网?可能抓到什么鱼?这些问题都需要张弛所在的团队思考和解决。 “出发前团队做了细密的准备工作,总结之前南极科考的经验教训,参照国际标准设计合适的网具,一切整装待发。 ”张弛回忆,在通往南极的路上,科考船需要穿过一道天然屏障——魔鬼西方带。在南纬45度-60度附近,常年西风不断,气旋频繁,风大浪高,气候恶劣,平时最小的风力大约7-8级,大多时候都达到10-12级,船只航行极为危险,故被称为“魔鬼西风带”。幸运的是,“雪龙”号较为平稳地穿越了这片海域。到达南极后,团队一共下了23网,捕获了600多条鱼,超额完成了任务。
紫蓝盖缘水母、冥河水母、巨新颚糠虾、安氏克灯鱼、巨海萤……这些都是中国首次采集到的南极中层生物,甚至很多种类只捕获到一只。冥河水母,在过去114年中目击记录只有119次;科达乌贼,据GBIF统计,之前全球记录仅72次。从南极归来之后,张弛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捕获的南极生物鉴定了一遍,对生物的群落结构、生长情况展开了研究,并在“海错拾遗”公众号上推出一系列介绍南极风物的特辑。
“我其实并不懂摄影,只是觉得这些难得一见的风景值得被记录下来。”极地风光无限,张弛临行前特意为自己置办了一款运动相机,拍摄了梦幻的南极地磁点极光、浪花吹成水雾的阿尔代角12级海况、极昼下阿蒙森海的浮冰与落日……他说,“我喜欢的是在阿尔代角对着天空与大海拍的延时视频,云卷云舒,飞雪连天, 寂中自有一番悠然。 ”
/ 对话 /
没事就愿意去海边吹吹海风
记者:闲暇之余还有哪些兴趣爱好?
张弛:没事就愿意去海边吹吹海风,逛逛码头,转转海鲜市场,有时候会拍一些赶海讲解视频,开拓一些新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给大家普及海洋知识。
记者:对于当下“如何保护海洋环境”的课题研究,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张弛:近几年,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海洋生物无缘无故搁浅海岸的新闻,这其实就是海洋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表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迫在眉睫。接触新媒体以来,我看到很多短视频平台热炒的“赶海”视频,真实性值得考究。小小一片滩涂,肆意滥采,会对潮间带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和影响,希望大家倡导正确的传播理念,保护海洋生态。
记者:“海错拾遗”现在被国内很多热爱海洋的网友关注,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张弛:开设这个公众号时没想要把它做得人人皆知,只是出于一份热爱,留一份记录。公众号里的每一篇科普文章都是我们团队成员认真查资料、筛选,花费大把的时间完成的。我们会思考怎么把专业的知识更通俗易懂地呈现给大家,用什么样的图片更能表现它们的特征。只要读者哪怕从文章中学到一点点海洋知识,对这些可爱的小生物多一点兴趣,这个公众号就有存在的价值。
本版撰稿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通讯员 周文燕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新闻来源:2021年11月22日[青岛早报]只因迷上青岛这片海
编辑:刘一韬
责任编辑: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