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近期出台了《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旨在通过以点带面,推进学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的无缝对接。10月28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首届“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立项评审交流会在北楼召开。
会议邀请了教务处处长方奇志、副处长李筠,学校本科教学督导团团长马君、成员唐瑞春,工程学院副院长黎明、学部海洋技术学院副院长林巨、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楚晓亮、电子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孙勇担任评审专家,学部党委书记于波出席评审交流会,副部长顾永建主持会议。
方奇志在发言中肯定了各位参与立项答辩老师的付出,举例说明正确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推理过程才是真正的思政,同时指出应该深挖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要将思政融入课程内容,使其丰富课堂,打动学生。顾永建鼓励大家针对评审专家的意见修改立项申请书,使得项目研究内容更加合理,更具推广性,引导学部更多老师加入到课程思政建设当中来。
首届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共有10个项目申请单门课程立项,7个项目申请课程群立项。涉及课程除专业课外还包含了公共基础课、通识课、实验课等各种类型。各位老师从课程简介、总体实施规划和主要举措、教学内容安排等多角度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规划,进行了答辩。
评审专家针对思政在课程大纲中的体现形式、如何带领团队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等问题进行提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应当聚焦主题,结合自身特色,避免单纯“讲故事”似的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应结合教学内容自然开展,避免生硬的说教。课程群思政建设要区别于单门课程,利用多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将经典案例贯穿整个课程群,体现课程体系的衔接性,突出思政主题。
会后,参与答辩和旁听交流的老师们都表示受益匪浅,通过互相学习和讨论交流,对课程思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也有了明晰的规划。接下来,学部也将在教学资源、资金配套等方面对立项的老师们的项目进行重点支持,推动项目尽快实施。
通讯员:周一帆
编辑:张雨梦
责任编辑:赵奚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