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星火循迹,逐梦军旅”社会实践队开展开展军训服务、“希望小屋”捐书等多项志愿活动。深入革命老区,听老战士讲党的故事,并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红色精神宣讲等形式,在实践中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军旅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矢志服务,倾心奉献
为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服务社会,投身志愿服务,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7月14日至7月28日中国海洋大学“星火循迹,逐梦军旅”社会实践队利用暑期,参与到一系列志愿服务当中,他们以实际行动为社会添彩,用青春谱写志愿故事。
为切实保障2020级本科生军训工作顺利进行,中国海洋大学“星火循迹,逐梦军旅”社会实践队组织开展了为期14天的军训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为军训同学提供必要的物资、留下宝贵的图像资料、协助医护人员照顾伤病同学等等。7月8日至7月16日,实践队3名成员在青岛国信文体中心,参加了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游泳项目的志愿服务活动,负责宣传文化处的颁奖以及媒体接待工作,3名成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协助运动会顺利举行。此外,实践队3名成员前往青岛市李沧区李村爱心献血屋进行志愿活动,志愿者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细致的工作得到了献血站工作人员以及前来献血的市民的一致好评。实践队员认真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并用自己的方式肩负起了青春使命和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唱响了新时代青春之歌。
实践队员进行军训志愿服务
实践队员在学运会进行志愿服务
实践队员在献血站进行志愿服务
深入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为探寻红色道路,传承军旅精神,进一步感悟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实践队成员在青岛、临沂两地开展了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活动。7月14日,实践队全体成员来到青岛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进行参观,领略了人民海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昂首迈过的光荣历程,感受新时代下的大国海军风采。7月19日,实践队成员来到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参观了山东省青年革命运动史展馆以及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山东第一个团支部的创建过程和发展历史,以及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山东军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激励广大青少年朋友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史为镜,砥砺前行,紧扣“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的主题,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实践队成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前合影
实践队员参观山东省青年革命运动史展馆
实践队员参观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入户寻访,聆听心灵之声
依托于中国海洋大学与莒南县岭泉镇共同打造的三所希望小屋,实践队员在深入了解希望小屋帮扶儿童学习、阅读的基础上,提前挑选了适合8-14岁儿童阅读的100本书,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为孩子们送上童书。送书过程中,实践队员结合小屋里陈列着的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3”船的图片,给他们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公选课,同时鼓励他们认真学习,用知识丰盈人生,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深入了解抗美援朝历史,实践队成员寻访到两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岭泉镇大圣堂村的闫西连老战士向我们分享道,年仅20岁的他参与抗美援朝战争时,曾和战友在冰窟窿里待了四天四夜,薄薄的棉衣并不足以抵抗朝鲜天气的寒冷,最后双脚冻伤到濒临截肢的程度,可他依旧挺过来了,并为自己曾参与到抗美援朝战争中而自豪。淇岔河村的老战士王四乾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组建的第一批海军中的一员,1950年过春节时受到过开国上将萧华的慰问,从18岁到24岁,他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部队,他把这当成自己最珍贵的财富。在和老战士交流中,队员们重温那段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战斗的故事和参军的经历无不浸润着老一辈革命战士的奉献与热血。
图为队员在希望小屋捐赠图书
队员寻访老战士王四乾(左)和闫西连(右)
开展宣讲活动,弘扬军旅精神
8月1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实践队面向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全体研究生党员开展了以“学习党史军史,加强国防自信”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本次主题宣讲有130余名党员同志参加,在建军节这一具有深刻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实践队成员带领文新学院全体研究生党员一起重温党史军史,坚定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防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队员进行宣讲活动
至此,中国海洋大学“星火循迹,逐梦军旅”社会实践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实践队员在实践过程中追寻红色足迹,深入学习党史、团史,坚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用青春书写中国梦。
通讯员:侯潇
编辑:刘江民
责任编辑:刘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