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2020年寒假期间,为响应国家和学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明炜,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曹婷以及水产学院2020级本科学谢松辉组成“寻乌脱贫故事调研队”,共赴江西寻乌,开展了调查寻乌脱贫攻坚之路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一、实践内容介绍
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中,江西寻乌意气风发、昂扬向上,以实举促脱贫,最终旧貌换新颜,实现华丽的变身,蜕变成“经济有为、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城市,在脱贫攻坚的成就史中书写了独特的篇章。为调查寻乌脱贫攻坚历程,回顾寻乌脱贫之路,学习乡村建设经验成果,述说寻乌脱贫故事,助力寻乌振兴发展,“寻乌脱贫故事调研队” 赶赴寻乌,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该实践项目采取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调研方式,在认真配合当地防疫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走访,探索寻乌在脱贫攻坚战中大放异彩的秘密。
二、实践过程概况
1、调研地基本情况
寻乌,位于赣粤交界,山川秀丽,灵气氤氲,孕育了“生命之水”东江源;自然条件优越,被冠以“蜜桔之乡”的美称。然而在五六年前,寻乌经济的列车并没有平稳较快地前进,一直戴着“贫困县”的帽子。
2、实地调研情况
本次调研活动从查阅资料开始,调研队通过寻乌县人民政府网站、县扶贫办网站和寻乌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官媒了解信息,着重调查寻乌县近几年来的乡村发展历程和脱贫攻坚成就。
随后,调研组成员从所在地及邻近村庄着手,实地走访村干部、贫困户和普通村民,了解寻乌脱贫的故事。通过访谈,调研队对村干部为精准扶贫付出的智慧与汗水、贫困家庭生活水平实打实提高的喜事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与罗塘村扶贫干部谢先军先生以及菖蒲乡扶贫干部刘群辉先生的交流中,调研队了解到造成贫困户贫困的因素主要有: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家里缺少劳动力、乡村基础建设本身不足等。针对不同的贫困原因,政府有不同的扶持方法,例如安排稳定的工作,提供贫困助学金等。最终在政府的帮助和村民自身的努力下,所有贫困户都顺利脱贫。
在线下走访的同时,调研队还设计了“寻乌乡村振兴情况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的方式摸清了村民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度和相关的意见、建议。
最后,调研队将调查范围延伸到寻乌县城,主动联系县政府扶贫工作室负责人,并积极争取采访的机会,收获了更多关于寻乌脱贫的经验。队员们也在县城实地考察了寻乌近年来新建的“广寻物流园”、“寻乌客运站”、“黄岗山公园”、“寻乌新博物馆”、“寻乌县文峰中小学”等地,亲身体会寻乌的新变化。寻乌一改往昔贫穷、落后、闭塞的面貌,焕发出蓬勃生机。
三、实践成果感悟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研队对“脱贫攻坚”战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脱贫攻坚重在行动与实举,切实提升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说大话、喊口号、不作为。政府部门、基层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之路上需实干,切切实实为百姓谋幸福、安康。然而,仅凭政府和村干部的作为还远远不够,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群众需摒弃“等人送小康”的消极心态,积极就业,努力脱贫。尽管如今寻乌已经顺利脱贫,但是继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拒绝返贫,寻乌依旧在路上。
通讯员:洪威扬 李佳迅
编辑:姚天聪
责任编辑:姚天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