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风物长宜放眼量 ———与研究生谈谈自主培养和职业发展

作者:林洪来源:山东教育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0-12-26 字号:

师说


  这些年在研究生的培养与教育中,的确遇到了和过去有些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时代发展带来的,有的是学校、导师的培养方式带来的,也有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遇到的。比如,优秀研究生的标准是什么。

  在此,我想谈一下研究生的自主培养和职业发展,希望研究生们能通过学习、实践和做论文这个平台,促使自己一专多能,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有效管理在校时间

  很多学生到了研三才发觉时间不够用,为什么?不妨将时光倒推一下:

研究生三年级倒推时光表:

每年6月底离校

6月25日毕业典礼

6月1日学院学位会

5月10日至30日答辩

4月1日提交论文

上年12月1日至次年2月1日撰写毕业论文

9月30日提交发表论文,审稿刊发周期3至6个月

9月至11月备考、面试、实习各种就业职位

上年12月至次年4月备考、面试、实习

  通过这个倒推时光表可以清楚地看到,研三是被各时间节点推着往前走的,紧迫感不言而明。若想从容面对,则需在研一、研二做好时间管理。

  你是否为读研阶段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规划表呢?如果没有,就去看看三年级的学长在做些什么,想一想自己每天的有效时间又有多少。

  毕业的学长告诫在校生最多的就是:抓紧时间。这是他们最真诚的情感和最真实的感受。

做好自我定位和职业规划

  研究生阶段不是就业的跳板,更不是就业培训班。如果读研后产生了“后悔”的想法,说明你的自我定位不准,慢慢会失去学习动力。

  高校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是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对研究生的要求是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博士生的要求是具有发现问题、独立展开科学研究和部门管理的能力。

  随着学历的渐升,学生能力的锻炼将越来越综合。读研后,你对所学的学科、社会发展、人际交往等,会有较好的分析和预判,能够把握社会、部门、岗位发展的规律。研究生阶段可以为职场附加价值、替换价值、成长价值的获得打下良好基础。

  附加价值是初入职场的第一块敲门砖,研究生阶段要充分发展自己,不断成长。

  我的一个硕士毕业生在毕业汇报中说:“自己在校时总是为了一个目标很功利地去努力。本科时为了考研不上课,为了考试不做实验,为了实验不学外语,为了评奖学金去参加社团活动,结果啥都没做好,就是因为没有从入学开始认真做好规划。现在毕业,才真正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所以研究生阶段,做好自我定位与职业规划非常重要。要确定行业、职业目标,设计实施方案,补齐短板,巩固长项。研究生应当多观察社会变革、关心国家大事,尤其是应展望未来,跟踪新产业。传统产业发展平稳,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投入不会太多,相对来说个人的发展机会就少,而新兴行业、交叉行业作为新动能增长点,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便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时候新兴行业的人才尚处于紧缺状态,甚至高校还未设置相关专业,这就给一专多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自学能力强的研究生带来了大展身手的平台。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智慧物流、电子商务、3D打印、VR创意、智能城市、无人驾驶、新媒体等产业充分说明了专业创新的重要性。

专业学习和综合能力锻炼

  研究生是通过做实验和写论文、学术训练等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知预判、创新开拓、整合资源、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的。

  学术研究就像是去西天取经,不能急于求成,没有捷径可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取得真经就会明白事理、触类旁通,从而豁然开朗。

  在撰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的积累,自我学习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能力、心智甚至抗打击能力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这种心态磨炼对就业应聘时的面试极有帮助。即使以后不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在论文和科研上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也是有回报的。读研过程中的每一点滴付出,都会逐渐转化为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是许多毕业生对我说过的感悟。

  我的一个硕士毕业生曾参加某省民政厅的公务员招录考试,她在毕业汇报中说:“以我准备公务员面试的经历来看,曾经不经意间的积累会在关键场合集中迸发。比如公务员面试中的综合分析题,它考查的是应聘者辩证、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正源于实验室经常进行的学术、食品安全事件的研讨会;面试中的管理组织题,很多都是实验室管理岗位中遇到问题的情景重现。如果没有这些经历,想在短时间内提高面试能力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科研思维—开题报告—撰写论文—答辩,这个过程训练下来,几乎可以应对一切工作。

正确看待专业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

  专业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专门平台。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学生在研究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并不对口。有数据表明,毕业十年后,仅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高校要进行专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一直是被争论的话题。现在,这两者在高等教育中都有培养体系。大学里设有专业型硕士、工程博士。这类研究生是对应行业需求培养的,通常毕业后,学什么专业就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行业特点明显的专业会给人一种确定的职业方向暗示。比如,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进入建筑类行业,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做记者,法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做司法工作等,职业目标比较明确。而基础学科如数学、生物、汉语言、历史等专业,有对应的行业吗?

  试想,电子商务专业是何时产生的?是在市场上电子商务出现之前还是之后?再如,校长、董事长都是管理专业培养的吗?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大学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直接对口就业的学生,还是具有多种职业可能性的学生?

  所以,大学培养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应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

  复合型是什么?可以用大写的英文字母“T”来表示。

  毕业证书是我们第一份工作的敲门砖,但它多数时候只影响你的第一份工作,之后如何发展,更多的是基于个人的可塑性。那么,如何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呢?

  首先,学好课程。所有的课程都有用,所有的学科都相通,就看你是否会学习,能否融会贯通。其次要多参加活动,学院和实验室的活动,组会、讲座、开题、答辩、大赛、社团、晚会、社会实践等,都可以积蓄综合能力。最后要学会自主学习,学习管理、外语、特长、交往(情商)、批评(建议)、展示等,不断扩展个人视野,尽早了解社会现状。

  我的一个硕士生所学专业是食品安全,毕业后却到上海某广告公司就职,而且业绩还很不错。当被问“你为什么选择广告策划岗”时,她回答说:“其实,在真正接触这个行业的时候才发现,之前读研阶段的所学都为现在结结实实打下了基础。做广告策划和搞科研没有本质区别,在研究生阶段,学校并不是让我们去读几本教科书,上几堂课,而是每个人独立去做实验,去做事,踏踏实实打磨自己。”

  研究生阶段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要学习最新的国家文件,例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字里行间都包含着你所从事行业的发展路径。因此要在这个大框架下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主攻方向、职业发展规划。只有把个人的努力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作者简介:林洪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李晓

责任编辑:李晓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