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举行

作者:李艾莲来源: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0-12-23

字体:

本站讯 为加强团学组织、学生骨干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领会,12月20日晚,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的十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学习活动在文新楼举办。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宣讲团受文新学院研究生会、文新学院学生会和文新学院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共同邀请,派出宣讲代表燕鹏为同学们进行宣讲解读。

宣讲会伊始,燕鹏以“‘两会’与‘全会’的区别”为切入点开始了本次宣讲。她逐字逐词地向同学们解读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含义,从时间与大会构成方面指出了“两会”与“全会”的区别和联系。在正式具体介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前,燕鹏首先阐明了大会的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擘画发展蓝图、规划实践路径、作出战略部署,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而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燕鹏分别从全会的基本概况、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过程和全会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内容和精神。首先,燕鹏围绕全会背景、全会情况、全会主要成果以及全会的意义四个角度对全会的基本概况进行讲解。她提到,这次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就国内背景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就国外背景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这就迫切要求我国对国内外形势进行准确的判断与正确的规划。本次大会有中央纪委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十九大代表中的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会议,这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会最终通过了三个重要文件,这在明确发展目标、指明发展方向、优化发展方法、巩固党的领导四个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燕鹏以时间为线索向同学们说明了全会《建议》的起草过程。这次审议是坚持党内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并充分体现了本次大会过程中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特点。

谈起全会的主要内容,燕鹏表示,本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最主要的成果是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整个建议稿包括三大板块、十五个部分和结语,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提出总体要求和建议。三大板块中的总论体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十二个分论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照应。

紧接着,燕鹏介绍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任务分为十二项,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和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创新领域,她向同学们强调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列举了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创新要素支撑更加坚实、科技成果产出更加丰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同时她也指出了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并用《建议》中的四项要求为同学们普及解决策略: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二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是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四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她引导同学们思考“什么是新发展格局、为何会提出新发展格局以及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三个问题,从而加深对这个新名词的认识。

最后,燕鹏向在场观众宣读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的重要意义。它们表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燕鹏鼓励同学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青年学子应当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永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至此,文新学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圆满结束。

通讯员:李艾莲  图:吴艺凡


编辑:周效凡

责任编辑:周效凡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