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中国海洋大学第二十三届大学生辩论赛小组赛揭开帷幕

作者:王艺乔 张心雨来源: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0-10-26

字体:

各具风采

  本站讯 1024日上午,由共青团中国海洋大学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学生会承办的第二十三届大学生辩论赛小组赛第一轮第一场在第五教学区5605举行。本次辩论双方分别为正方海洋生命学院和反方外国语学院,双方就毕业生专业方向与就业岗位不对口是/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这一辩题进行了激烈辩论。最终,外国语学院摘得本场比赛的桂冠,正方三辩秦梓凌和反方二辩杜宣瑾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正方:海洋生命学院

正方观点:毕业生专业方向与就业岗位不对口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正方辩手:褚颖辰 张雅清 秦梓凌 李宇宸

反方:外国语学院

反方观点:毕业生专业方向与就业岗位不对口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反方辩手:纪苏源 杜宣瑾 张一鸣 王家杰

获胜方:外国语学院

最佳辩手:正方三辩秦梓凌 反方二辩杜宣瑾

 

  在开篇立论环节,正方一辩开宗明义,阐释了专业专业方向的定义,并进一步指出,一个专业以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为方向,由国家、社会、学校投入资源以达到为行业定向输送人才的目的。因此,若未能达成预期,会造成人才缺口,使国家需要投入更多非必须的、额外的资源来填补,这就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正方提出,国家投入资源的目的是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对口人才,并以海洋人才培养为例,具体的说明了就业不对口的危害从而论证就业对口的重要性。正并从国家、社会层面出发,指出双方应当讨论如何减少教育资源的非预期投入,而不只对个人进行道德判断。盘问环节,反方四辩以正方提出的定向输送为切入点,抓住对方思维漏洞,指出定向输送人才的专业知识也有可能无法达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对口问题按照知识水平来衡量,都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从而得出专业知识对口与否与教育资源浪费并无直接关系。反方四辩指出,正方对于国家预计投入教育资源的标准并不明晰,所以无法进行浪费与否的衡量。随后,反方一辩发言,定义教育资源浪费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损耗,因此得出教育资源是否浪费的判断标准是资源投入与产出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即是否满足国家发展需求以及有利于个人的人生发展。反方以高等教育普及为展开点,提出高等教育普及既满足了国家发展需要又提升了国民素质,高精尖人才可遇而不可求,吸纳培养更多潜在的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的必要之举,因此国家应当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范围。反方指出,高等教育培养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开阔的视野,培养的是一种能力和思维。即使专业对口也可能不符合职业要求,学术思维和整体素质才是更重要的事情。正方四辩对浪费教育资源的定义进行了明晰,提问高等教育为某一领域培养专业人才是否必要,正方认为,教育资源是宏观的概念,因此本场讨论的重点在于社会整体而非个人,认为反方对个人进行讨论是在模糊重点。

  接下来是双方精彩的驳论环节。正方二辩认为,反方无法以能力的强弱等价专业的对口,个人有着太多的标准,而国家给了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就是标准。正方二辩提出,国家的投入是为满足国家的需求,而就业与专业的不对口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甚至需要国家进行更多的投入来填补需求,对于教育资源更加是一种浪费。反方二辩发言提出,今天的关键在于对方认为国家的目标仅仅是培为定向行业养专业人才,但不止于此,以大学生村官为例,只要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就不能叫做浪费教育资源。而高精尖人才的可遇不可求性使国家进行高校扩招,这之中少数人引领,部分人坚持,其余的人进行其他的选择是一种必然且合理的现象。随后正反方二辩进行对辩,以校新生赛纳新引入话题,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双方发言精彩绝伦,难分伯仲。质询环节,正方三辩接连发问,从反方所举例证反证,巧妙引出己方教育目的不等同于高等教育目的”“提高人口素质不等同于教育资源没有浪费的观点,论证反方对于确定发展目标所存在的漏洞,指出人才的培养具有指向性、专业性。反方三辩亦由发问引出观点,认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没有从事对口行业的前提下依然能够提升个人素质,接受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与学科思维的提升,并围绕此观点展开对未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发展存在帮助的论述。 

  随后,双方三辩对质询内容进行小结。正方三辩承认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会提升综合素质,但不是有所提升就能够论证教育资源没有被浪费,投入与产出应当相符。反方三辩重申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获得学科思维与综合素质,而这种提升能够促进国家的发展。对于浪费这一定义对方并无标准的数据,而资源的消耗本就是无法避免且客观存在的现实。反方三辩以大学生村官为例,认为这种不对口却是国家所提倡的,使教育资源的投入得到了产出。

  精彩的自由辩环节,双方在交锋中进行了对己方观点的进一步论证和对对方观点的驳斥。正方质疑反方将教育资源这样宏观调配的东西联系到个人发展是不可取的,反方则以教育资源与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都相关来回击,并对正方评判是否造成浪费的标准进行了提问。正方指出大学四年的时光不应拿来试错,反方则回应我们不应被自己的专业绑架,如无能力与意愿则应当转换方向,正方认为,这是选专业时的错误,是国家需要避免的问题。双方你言辞犀利,直击痛点,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是双方总结陈词环节。反方四辩就正方提出的人才流失问题的现象做出解释。并将中国与美国过去几十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进行对比,进一步说明综合素质的提升、综合能力的提升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不可或缺。反方强调,人才流失所反映的是资源的投入总量过少,而并非正方所言资源浪费。反方提到,高精尖人才是任何国家所稀缺的,并由此引出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探讨。反方四辩提出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把蛋糕做好,只有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才能推动国家发展。正方四辩提出,双方探讨的主体应是国家而非个人,资源的调配并不单指资源浪费或是投入,对资源调配的理解也并不能止于个人层面。正方四辩认为,就业不对口与对口相比就是资源的浪费,国家投入无法满足国家需求,大学应该让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应用,而不对口的情况就是一种资源浪费,再次强调就业不对口是社会原因,而从来如此并不代表正确,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精彩的辩论环节结束,评委述票环节,车旭、吴一、迟淞元、刘朝、徐子林评委分别对双方表现进行点评,阐明给票原因,并就双方的优缺点进行解释,赞赏了精彩的环节,也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为辩论赛画上圆满句号。

  莅临本次比赛的评委及嘉宾有17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徐子林、17级信息与工程学院领队吴一、18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车旭、18级法学院领队迟淞元、管理学院刘朝以及各院学生观众。

文:王艺乔(实习) 张心雨(实习)  图:孙祖儿 尤锦玲(实习)

最佳辩手 正方三辩秦梓凌

最佳辩手 反方二辩杜宣瑾





编辑:冯兴彦

责任编辑:冯兴彦

回澜阁
海大要闻